万人敬仰的是什么生肖?
当然是马啦! 古代战争,马是核心资产,得马者得天下啊,马在古代是非常珍贵的。汉朝为了控制西域,用宝马换得西域人民的归附,唐太宗为了控制突厥,也是用马置换自己的信任。 宋朝立国之后没有马,于是向辽国购买战马,结果买着买着一个乌龙出来,原来辽国君主姓“耶律”,翻译成汉语就是“羊角”的意思。马和羊肉的“羊"字读音一模一样,卖马的使者一时疏忽,把“羊”字写成了“耶律”。
到了元朝,蒙古人还是延续游牧的习性,喜欢马,元世祖甚至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养马机构——太仆府(相当于现代的农业部),专门为皇家养育、驯化马匹。 元灭后,太仆府的建制被保留了下来,明朝建立后,太仆寺隶属于礼部,明太祖朱棣规定,太仆寺官署要设在长安左门内朝房,可见重视程度。 清承明制,也延续了太仆制的制度。
辛亥革命之后,废除了太仆制,设立了交通部,负责管理全国的铁路、公路和建设事宜。而马这种交通工具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当然,随着汽车、火车取代了马的地位,马作为交通工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马”字却深深地刻在我们的汉字里,如名词“马车、马队等;动词“骑马、策马奔腾等……”就连形容速度快的成语“马不停蹄、快马加鞭”……都凸显了我们与马密不可分的联系。 而这些字又构成了我们现在的姓氏之一——“马”姓。 根据《中国记忆·寻根中国》记载,目前全世界马姓人口超过一千万,在中国大陆马姓人口排名第28位。台湾排名第107位。
据说,黄帝有个叫柏高的大臣,因有建树,被封为侯爵,他的子孙后代就是以柏为姓。后来,春秋时晋国有大夫孟孙氏,其后代以孟为姓。另外,周武王伐纣的时候,有伯夷和叔齐二人叩马谏阻,周武王称帝后,他们义不食周粟,最终饿死于首阳山。他们的后人就以他们的谥号“伯夷”为姓。还有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姓氏也有以“马”命名的,比如壮族的“马”姓。
古书还记载了“马”姓的一个独特来源。说是秦越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有一次他微服出行,在邯郸一家酒馆里遇到了四个来自外国的年轻人,这四个人言语无礼,还嘲笑他是穷光蛋,没爹娘,没国可传,是个无根之人。秦越王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当即让人把他们抓起来送到廷尉那里。这四人见事情闹大了,害怕自己小命不保,就跪在地上求饶。秦越王见他们已经认错,便说你们虽然犯上作乱,口出不逊之言,但是知错能改,态度良好,就免你们死罪,但要把你们的姓改成“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