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转基因大豆能吃吗?

莘诗舒莘诗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转基因食品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很多人对转基因食品存在着“谈转色变”的恐慌。其实,转基因食品,通俗的讲就是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以改造生物的遗传特质,这个过程存在着“跨物种转移的遗传”。人们用转基因技术将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获得抗虫能力大大提高的棉花,叫做转基因棉花。将抗虫基因导入菜豆、玉米、油菜、马铃薯、水稻中也有同样的抗虫效果。人们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的抗病毒黄瓜、抗病辣椒、抗虫茄子、抗病毒西葫芦等已经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印度等国进行了商品化生产。

转基因食品是人类继刀耕火种、辘轳灌溉、现代农业之后,在生命科学层次对农业进行的第四次改造。是21世纪人类解决粮食危机的有效途径。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转基因食品生产已很普遍,目前除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已在我国有小面积种植外,转基因棉花在全国棉花种植面积中已占70%以上。

美国是我国大豆的最大供应国,1999年我国内地从美国直接进口大豆为400多万吨,而台湾和香港从美国进口大豆为31.7万吨,合计占中国进口美国农产品的56.5%,这其中90%是转基因大豆。美国生产的3000万吨大豆,其中出口量为1600万吨,也就是说世界上50%的大豆出口为美国所垄断,这其中又有80%左右是转基因大豆。而且美国国内使用的大豆,包括食品大豆,90%以上是转基因大豆。因此,我们从美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已不可能按我们的意志去回避。这些大豆在我国全部用于榨油,大豆油按国家标准加工而成,因此,我们吃到的使用国产大豆油烹调的食物中含有美国转基因大豆的基因。此外,我们也从加拿大、阿根廷等国进口大豆,其数量虽然不大,但在这些国家,大豆、玉米、油菜、甜菜、马铃薯等的转基因率都已达到50%以上,因此,从这些国家进口的非转基因大豆不可避免的含有转基因大豆。

还有专家认为,用转基因大豆榨油后,大豆蛋白剩余,这些大豆蛋白可用来做饲料。牲畜吃转基因大豆榨油后剩余蛋白做饲料后,其产生的肉类乳类禽蛋类进入食物链,这些转基因蛋白同样也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另外,用转基因大豆榨油,油中同样含有少量大豆蛋白,这些蛋白中的基因同样有可能进入人体。

转基因食品能吃吗?这是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对此,世界医学界、营养界和生物界等专家的看法不完全统一。有人认为,转基因食品经过较长时间的安全性观察和毒理研究,没有证据表明它比传统食品有更低的安全性。但也有人持怀疑态度,认为“跨物种转移的遗传”存在着不确定的生物风险,其后果难以预料,尤其是基因的“水平转移”和“基因逃逸”问题应引起重视。“水平转移”问题是指食用转基因食品后转基因不会被人体消化,而是进入血脉并与自身的细胞核发生基因转移,使细胞核原有的遗传信息被改变而致基因突变。“基因逃逸”是指转基因转入土壤环境后可“侵略”当地生物,导致当地生物的灭种。“水平转移”与“基因逃逸”现象在某些微生物的低级生命状态中可能有发生的可能,但在人体等高级生命体中,按基因遗传规律,这种可能非常非常小非常非常小,几乎不可能发生。因为,进入人体的转基因如要发生“水平转移”,必须克服进入血液循环、被吞噬细胞吞噬、被内皮细胞阻止、穿越细胞膜、穿越核膜、与核内DNA发生重组等一系列的障碍,这一可能在理论上可以成立,但实际中不可能发生。就“基因逃逸”论,一个抗虫基因或几个抗病基因,在人体内或在土壤内,就象将一滴水投入大海中,不可能有“侵略”作用,不可能导致当地生物的灭种。

专家们还认为,由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是转基因食品的大生产国和大出口国,这些国家出于维护其经济利益的需要,有可能放松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管理和科学研究。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对此有更严格、更谨慎的管理,有更严谨、更科学、更超前的研究,转基因食品在中国是能够绝对安全的生产和使用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