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五行属什么?
在中国五行学说中,把宇宙万物分为五种性质的事物,这五种事物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推动世界不停地运转!这五种事物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金、木、水、火、土”,简称五行。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创造的用于说明宇宙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说教。五行即五材,在我国先秦时期的典籍中,就已经有了五行的概念。那时,人们就把天下的一切物质归结为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元素(五材),故称为五行。但那时还没有形成“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
五行这一名词最初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它描述了构成世界的五种物质元素。
“金”的特性是“从革”,即有坚硬、肃杀的特性。一切属于“金”的事物都具有金属的特性,如白、酸和秋令等等。
“木”的特性是“曲直”,即有生长、茂盛的特性。一切属于“木”的事物都具有植物的特性,如青、酸和春令等等。
“水”的特性是“润下”,即有寒冷、向下的特性。一切属于“水”的事物都具有水的特性,如黑、咸和冬令等等。
“火”的特性是“炎上”,即有温暖、向上的特性。一切属于“火”的事物都具有热的特性,如赤、苦和夏令等等。
“土”的特性是“稼穑”,即有生长化育、培植万物的特性。一切属于“土”的事物都具有“土”的特性,如黄、甜和季夏令等等。
“木”、“火”、“土”、“金”、“水”在自然界的本象是木材、火焰、土壤、金属和河流湖泊。而引申象就有万物、夏令、季夏、秋令、冬令以及青、赤、黄、白、黑五色和酸、甜、苦、辣、咸五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