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的五行属什么?
“谒”字,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做动词用,表示“进见(君主、尊长)”的意思;而“觐”字则一般做名词用,指“诸侯朝见天子”。 然而在古代汉语里这两个字的词义范围要宽泛得多。 “谒”的字形演变如下: 上图中“谒”的字形演变经过“觐——谒”——“觐”字形变为“谒”字形的这个过程,正是字形由繁到简的过程,由此可以推断,“谒”字的本义就是“觐”。
《说文》:“谒,诸侯朝见天子也。从见,曰声。”注:“今作觐。”可见“谒”的本义就是“诸侯朝见天子”,而且这种朝见是有固定地点的,是在天子居住的地方进行的。因此引申出“进见”之义。 《汉书·元后传》记载:“帝大怒,召公卿百官诣金门,欲诛之。谒者昭帝犹未至,皇后先降旨,使谒者诏帝还。”其中“谒者昭帝”中的“谒者”就是指“奉谒进见的使者”即带着礼物和奏疏拜见的使者。这里“谒者昭帝”和上文“诸侯朝天子”的意义是完全一致的。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谒”字今天大多用于动词“进见(尊者)”之义,但是这并不代表“谒”字古义就仅限于这一种用法。比如下面这段话中“谒”就做名词用: (李)斯乃上《谏逐客书》。始皇得书,大喜,罢逐客令。是时李斯二十馀岁矣。始皇帝命李斯以丞相领尚书事,诸国事皆决于丞相。丞相府总揽政务,诸公子亦各有所职。李斯长子李由为三川守,少子李二为汉中守。 李由任职三川郡守期间,项羽攻打咸阳,刘邦进攻关中,李由奉命前往救援,不幸战死。其父李斯得知此事后,悲痛万分,遂作《悼李由书》,此书便是现今存世的西汉早期木牍文献,即著名的《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