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的五行是什么?

卓筱双卓筱双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史记·封禅书》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征九州”。可见,在夏商周三代,鼎一直是国家权力与财富的象征。 古书上还记载了夏禹铸九鼎的事,说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九个州,并铸造了象征九州的九鼎,向天下表明自己已经取得了天下的权力。 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在丰镐二京之间营建了洛邑(今河南洛阳),并将国都从岐山之阳迁至洛邑,并把九鼎迁了过来;周成王在位时,在洛邑筑了昭宫,并正式将九鼎迎入昭宫,从此九鼎便成了帝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春秋战国时,列国争霸,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频繁发生,一些弱小的国家经常被灭掉,其疆土被大国吞并。有土即有民,有民即成治,于是“定鼎”就成了确立领土、主权和霸权的代名词。如《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楚庄王伐宋,“楚师围宋,宋公孙固如晋求救。曰:‘君若得晋,吾土亦定。’晋侯问于士蒍曰:‘谁能使其土定?’士蒍曰:‘虢仲能。’……是行也,晋不克,宋围故解。” 另外,鼎除了是国家的重器之外,还是治国安邦的利器。

《庄子·盗跖》就有“夫圣人之治化,盖非家至而户说也,耳提面命而不辞。昔者舜为天子,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舜,舜亦北面而朝尧。”的说法。 到战国末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先后变法。秦孝公用商鞅,实施耕战之制,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政权,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修建驰道,筑长城等等,使得帝国运行效率大大提高,国力迅速强盛。

赫姗姗赫姗姗优质答主

在中国,五行学说起源于殷周时期,在春秋时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体系。五行学说用金、木、水、火、土五个符号代表世界上的五种基本物质,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生的生命都是由这五种物质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推动而成的。

其实,这种观点有相当的合理之处。因为,如果把金、木、水、火、土看作是代表五种自然力的话,则世界万物的生长、发育、壮盛、衰老、死亡的过程,确实都是在这五种自然力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的。如果把金、木、水、火、土看作是五种物质元素的话,那么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也都可以发现有这五样元素的成分。五行说是一种力图以经验为基础抽象出一般的“元素”和“数”来解释世界的宇宙观。

“鼎”字的篆文从金,是典型的指事文字构字法。在会意字中用指事来注释字义,这是用“会意”之法构字时的常见手法。

鼎字的结构表明,鼎是一种金属器皿。如果,把“鼎”字理解为一种器皿的话,鼎字恰好就是把用金属铸造的器皿的特征注释得清清楚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