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春怎么算生肖?

周怡菲周怡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无春”年是指农历全年没有立春节气的一天,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一(公历2月14日或15日)到除夕(公历2月13日)这一天里没有“立春”节气。 这种“无春”现象在农历年间出现了五次,每次大约相隔70年。上一次“无春”出现在2003年到2004年间,而再下一次的“无春”将是2033年到2034年。

为什么会出现“无春”的现象呢?这是因为我国古代采用“阴阳合历”的做法,用“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在阳历中,每一个节气分别对应着太阳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一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而在农历中,每个节气对应着月亮绕地球公转位置的变化,每月初一是朔,月末是望。因为月亮绕地球公转方向与太阳不同,一个周期并不是24等分。因此就有可能有“没立春”“倒立春”“双立春”或者“无月”的情况出现。

关于“无春”现象的形成原因,比较公认的说法是由于阴历一年有365.25天,而阳历一年有365天,二者相减的结果导致有的年份立春会落在农历腊月末尾,下一年立春又出现在新一年的正月初头,如此等等,周而复始。

当然,对于这看似奇怪的现象,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因为在现行的公历中,每年的2月19日至20日,太阳刚好位于黄经360°,这是春分时节到来之时,也是春季第四个节气清明开始的时间。然而根据《史记·律书》记载,春秋时期的晋国已有“清明”一词。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中也有“清明”二字。在我国历史上“清明”一词的出现远比“无春”这一说法更为可靠。 而“无春”只是农历与阳历之间相互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并不影响阳历24节气的正常运行。同时,“无春”年出现的频率也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低。据统计,在19个“无春”年里,有13年的“无春”发生在农历闰月的年份里;而在另外6个没有闰月的“无春”年里,却有5年出现了两次“立春”的现象——“双立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