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如何做环保?
2013年开始,中石化就开始进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到目前一共完成468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通过级别评估的企业有51家,在行业里率先完成全部清洁生产审核任务并大部分达到清洁生产的水平; 同时,中国石化还积极推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目前已完成一级、二级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共76家,计划到2020年全部完成体系建设与评审工作。
中国石化还在行业内首次开展碳排放盘查工作,完成了全集团碳盘查报告,建立了集团碳资产台账和数据库,为今后开展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环境保护方面,中国石化每年投入资金数十亿元,实施节能减排改造。近年来,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单位销售收入能耗下降43%,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减少了45%和78%。
作为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我们很重视资源综合利用,加大新技术的研究力度,强化废物回收利用,努力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炼化环节,加强含油垃圾、危废的规范管理,全面推行“密闭卸料”“全密封储罐”等新的管理方式,有效防止了二次污染。在勘探开发生产的过程中,加强对地下水、地表水及土壤的监测,采取防渗措施,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另外,我们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参与脱贫攻坚、助残扶智、助老济困等活动。 作为负责任的大企业,我们将一如既往践行生态优先的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努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石化是中国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公司注册资本2630亿元,在全球拥有二十多万名员工。从事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气销售、石油工程、工程技术、装备制造、技术研发、金融服务、工程建设、国际贸易、煤化工、新材料等业务,主要油气产品产量和主要石化产品生产能力均在全国和世界领先,企业规模、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供应商,2012年世界500强企业排名36位。
中国石化始终把环境保护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实施清洁、低碳、循环发展模式,努力创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优良业绩,先后获得“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多项荣誉。
中国石化作为油气生产商,始终坚持把清洁发展的理念贯穿于勘探开发全过程,全面加强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深入实施“绿色油库”、“绿色炼厂”、“碧水蓝天”行动计划,努力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三低一高”绿色低碳发展,建成了一批花园式工厂。大力推进能效升级,深化污染物防治,强化能耗总量与单耗“双控”管理,万元产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7%,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累计削减40%以上,工业废水基本实现零排放。积极开展“碳盘查”和清洁发展机制建设工作,推进污染物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
中国石化作为成品油供应商,坚持“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理念,建立了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全过程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出厂油品质量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9.5%以上。坚持“油品升级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要求,始终将油品质量升级作为工作重点,累计投入358亿元,建成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油品质量升级装置。2012年,中国石化完成国四标准汽油质量升级,比国家升级时间要求提前4个月,覆盖中国大陆所有地区;2014年,国四标准车用柴油质量升级工程如期完成。目前,国五标准汽油质量升级工程正有序推进。同时,中国石化加强油品配送管理,确保油品质量在运输、储存、装卸等过程中不下降,2012-2013年,中石化油品质量社会抽检合格率超过95%,加油站成品油抽查合格率一直保持100%。此外,中国石化还按照“质量可靠、数量准确、服务到位、客户满意”的加油站经营管理质量方针,加强加油站经营管理,2013年,中国石化向社会供应成品油1.5亿吨,累计向社会推出120多项便民服务措施。同时,中国石化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进清洁替代能源业务,积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清洁能源。截至2013年底,除在广东全面供应天然气外,中国石化已累计向市场供应天然气859亿立方米。已建成加气站 260 座,“十二五”末将建成1000座,预计年供气规模超过50亿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00万吨,达到40万辆公交车的排放总量。此外,中国石化还在浙江、福建和广东沿海地区开发了 6 座风电场和光伏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