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几点就有了?
作为在地铁建设了6年的“老北京”,来答一下这个题! 北京的第一条地铁,是1971年修建的,通往古城大街(现在叫前门)和北京站,当时还没有通到军事博物馆,所以想去军博看展览还要走长长的路…… 这是当时这条线的第一辆车,据说还因为“质量太差”开进了水沟里……不过还是很快修好了并顺利运行至今 我是在79年进入地铁公司工作的,那时候地铁刚刚通车一年,很新鲜也很骄傲。上班必须穿工作服,帽子上有标志,跟现在一样。我所在的部门负责运营和安全,领导经常检查,监督安全帽和工号牌。记得有一次去西单商场买运动鞋,出来发现工号牌丢了,大夏天的没法回家啊,就去找主管,没想到主管说:“你等着,我开车带你去买!”真是感动。。。。后来找回来以后高兴坏了,这玩意可是有编号的,万一丢了可不好办…… 那时地铁员工也分等级,分为高级、普通和学徒,分别对应着现在的工、匠、师三级。
我们那级属于普通级,每月工资285块钱(税后),不算奖金和补贴。高级技师的工资比主任还高! 地下的工作环境比较简单,就是控制室——值班室——车库的循环。地下没有生活设施,住的地方离着不远但是得坐地铁过去。晚上回地上宿舍睡觉。 那时上下班不打卡,有个值班记录本,记录着上下班的时刻。要是下班忘了记录或者迟到,是要写检讨的。
夏天热的时候,车里温度很高,穿着的工作服都被汗浸透了;冬天干巴巴的冷,那会也没有空气净化装置,车里空气中灰尘很大。记得有一辆新车,司机开着开了不到半年,整个内饰都是黑的…… 车在外面停留的时间不能太长,为了防止汽车自燃,要求很短时间就能发车。因此有时候进站不及时停车,直接开过车站,后果不堪设想…… 除了正常的驾驶,还要学习处理意外情况。那时地铁线路多,车在运行中可能会遇到各样的突发事件。为此,除了正常的学习之外,还经常组织应急情况的演练。印象最深刻的是学习处理地铁列车在运行中突然停电的情况(其实这种情况曾经发生过)。一旦停运,驾驶员要在几秒内果断采取应急措施,使车辆平稳停靠在临时停点,保证乘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