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土”在五行里面属于「土」,有“坤”、“戊己”等汉字与它对应。 《说文》言:“土,地之脏也。” 土是地里的脏物,我们人类是在大地之上生活的动物,我们所吃的食物是大地里长出来的作物,我们居住的大地表面都被一层厚实的泥土覆盖着……我们的生命和土地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同时,中医理论中认为脾为阴中之至阴,主土;胃为阳土。
《灵枢·五邪》记载:“胃中热气,脾气不升,胃气热上逆……” 又《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胃虚弱” 而现代人饮食上不爱吃粗粮,偏爱吃精制粮食,且运动量大大减少,导致现在人脾胃功能衰弱,百病丛生。 所以古人用五行之中“土”来代表人体五脏六腑的脾和胃,而现代人的脾胃问题,都是“土”出了问题,即五行中土的运行失常了,身体出现了不适。
土为万物之母,万物皆依附于土。土性敦厚精细,有生化、承载、受纳之功,为后天之本,人身之枢,居中央而调和四方,如“坤土”“脾土”“太阴湿土”等,皆属于土。人的脾在后天为气血生化之源,化生的水谷之精能不断充养肺、肝、心、肾,脾又输布肺气、肾精以供心、肝、肺、肾之用,心、肝、肺、肾的生理功能又能不断反哺于脾,故有“补脾而四脏皆资其利”之说,故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类经·脏象类》说:“脾属土而主中州,肺金、心火、肝木、肾水,莫不资其生发,故为气血之本源”。
土有生化、承载、受纳之功,人身之大腹、膈、脾、胃等皆具有接纳、转输、生发作用。五脏中脾寄不象,内合肌肉、四肢、其华在唇、口、齿,其在志为思,为忧,在液为涎,成形为肌肉、四肢,在窍为口、唇、齿、脾之募穴为章门,在背俞穴为脾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