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混改的实质是什么?
从国资监管机构的角度来看,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遵循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摸清家底”。即对所属企业开展混改前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资产负债情况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等,为下一步制定混改方案打下基础; 第二步,“分类推进”。结合调研结果及企业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混改方案并予以实施,同时注意分区域、分行业推进,防止一哄而上; 第三步,“分层实施”。对不同层级的企业分别采取不同的改制方式,对于无实际经营能力或处于核心业务领域的子企业,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外部股权;而对于有较好经营能力但处于边缘业务领域的子公司,则可以通过出售资产的方式实现产权多元化; 第四步,“规范运作”。包括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加强公司治理(三会一层建设、决策科学化高效化)等方面的内容。
目前,各地国企混改在“摸清家底”“分类推进”“分层实施”方面已积累了大量经验。而“规范运作”这部分内容,各地尚未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各个地方国企面临的实际情况不同,难以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一套适合所有企业的制度;另一方面,完善公司治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不能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