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篮球比赛板凳得分?
这个数据是存在一定欺骗性的,因为并不能直观的反映一个球员到底值不值得球队去付出筹码。 先给出结论,我以职业球员为例,认为评价一名球员不能只看板凳得分,而应该看上场时间和每36分钟贡献的得分。 首先,一场NBA常规赛平均下来两队一共投200次以上三分球,这些三分球有的是普防,有的是攻防转换,有的则是空位,对于防守端的表现无法体现。 所以我们分情况讨论。
情况一、如果一名球员大部分时间在场下,那么不管他用场下的时间来干什么(练投篮,热身,养神)都无法直接给球队带来分数,所以这种情况下,不管板凳上坐的时间多长,都不可能得到分数; 情况二、如果一名球员在场下时间大部分用来防守,即使他本身不是一个很好的防守者,那么当他上来的时候必然会给对方造成一定的威慑,这种积极的防守态度会在某一刻转化为防守贡献;
情况三、如果一名球员在场下的时间大部分用于进攻练习,那么当他上场之后肯定会比平时多输出一些分数。 如果按照比赛时间加每36分钟得分计算的话,这个数据就可以很客观的反应出一名球员在场下时间的价值。但是这样显然没有把板凳效用最大化,因为在某些时候球队就是需要放弃当前这几分来换取更大的收益。比如现在领先10分,时间还剩4分钟,这时候场上大比分57:47,每个球星都知道再得几分胜利就成了定局,所以这时候上场意义就不太大,反而不如留给角色球员和替补阵容。所以这种情况下的板凳得分虽然不高,但是很有实际意义。 我认为评价球员应该结合其出场时间和每一百回合所得的分数这两个数据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