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官舍是干什么的?
“官舍”,其实就是古代官衙中的办公、居住的地方。 比如《儒林外史》中描写周进中举后去省城赴任:【这周学道中了进士,钦点山西襄陵县知县。到任之后,第一件公文就上本参奏前任缺德,嫖院生风……】(第七回) 古代的州府县长也是“坐堂”“升堂”的。
再如《红楼梦》中描写贾雨村在应天府做知府时:【只见一个门子笑迎上来,说道:“老爷今日出门,老太太那里传了下去,叫奴才们好生伺候呢!”说着,便引了进来。】(第三十九回) 小说里写李典在徐州城中“住在州治(州衙)”,显然指的是徐州的行政中心所在地。
其实古人所说的“住”,有很多时候是指居住和办公合一的意思——因为古时除了县一级的官衙里有正堂之外,一般州府的官衙都是没有正堂的(也就是没有处理具体事务的办公场所)。所以州官或府官在“坐堂”的时候,周围的环境是很庄严的,像皇帝上朝一样——“坐堂”通常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例如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中:【太守(即知府)谢公(名麟)闻之,欣然命驾,载酒而往……】(第二段) 另外,唐宋时期州府的官衙通常是与民居混合建造的。也就是说,官衙的某些部分可能是作为公共建筑单独建造的,但是一般也没有具体的区分。
比如唐代的东京(今河南开封市)就在皇宫和官衙旁边设置了“坊”(类似今天的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