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进行股权配制?
我分享下我们创业初期的股权分配。 我们四个人一起创业,打算成立一个科技公司——主要开发手机软件。 我们的想法很简单——股份平等。 但是各自承担的义务却不一样。 张三负责技术,因此获得了30%的投票权; 李四负责业务,获得了40%的投票权(因为李四的资源最多) 王五负责产品,获得了25%的投票权; 而我主要负责运营,所以只拿到了15%的投票权。 这个分配方案是我们四个人商量之后决定的。 每个人所得的注册资本金(也就是每个人出资的钱)也是按照这个比例获得的。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我们的公司是科技有限公司,而不是有限责任公司! 所以每个人都必须缴纳注册资金以外的钱,也就是说一旦公司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要为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比如公司欠别人100万还不了,那么债权人就可以要求我方任何一个人偿还这100万)。
由于王五是技术人员,他的资金投入最小,只有5万元,而我负责运营,我的资金投入也最大,有15万元。 张三和李四分别承担了技术和销售的工作,所以他们各自的注册资金都是8万。 我觉得我这个运营者比较辛苦,就私下里和张三、李四商量,希望今后利润分红的时候能多分一点。 于是我们制定了新的股权分配方案——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分红权”。 具体的比例我就不透露了。 但是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在创业初期虽然签订了书面的股东协议,但是到了中期还是发生了变动。
首先,我们的注册资本金没有变,依然维持原状。 其次,我们的经营范围增加了(因为开发了新业务) 第三,我们的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
新加入的人如何获得合适的股份? 如果是一个团队一起创业,且计划长期合作的话,我建议可以这样操作——先设立有限合伙企业。 这个企业不需要注册太多的资本金,因为有限合伙企业的每个合伙人只需要以承诺的出资额为上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清偿责任(即所谓的“有限”)。另外,这个企业还可以适当设立一些奖励性工资,这样可以减少一部分所得税(合伙企业作为所得税的纳税人主体,享受的是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福利)。 然后,这个有限的合伙企业再投资到即将建立的有限公司里面去。这样就实现了资金的迂回利用,同时也解决了新加入的人如何获得合适股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