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哪里是内环?
“内环”这个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之前的上海没有内环和外圈的区分,都是说静安、卢湾、长宁、徐汇等老黄浦区的城区。 开始划内外环线的时候,原闸北区(现静安区)和原宝山区大部分街道被划入外环线以外,只有共和新路(南北高架)以南、石门一路至石门二路(北虹口到静安的界河为苏州河)以东、万航渡路(镇宁路与延安中路之间)以北的老静安和光复西路以西的老普陀,以及光复西路以东、中山北路以南的原闸北区部分街道(包括中山北路)属于内环线以内。
1995年开始动工兴建的南北高架路上层,北起广中西路,南至成都北路,在1937年淞沪会战时曾遭到严重破坏的大光明电影院附近跨越苏州河,随后在上层道路恢复通车的同时下层也建成双向四车道的城市快速路。 南北高架路的建成,把原先位于市区中心的中山公园和静安寺连接了起来。
而这一带也正是旧时所谓“静安坊”的地区。“静安”二字的寓意来自《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北斗七星君者,人之父母,五方五老之王,上元大帝,中天大圣,为造化之首,生育万方”“凡人有灾厄,命临厄运,星神动怒。若遇凶曜刑克,恶煞侵凌,无差无错,命尽夭亡。” 在旧法租界的黄浦公园(今光复南路)与静安寺一带,原有一块叫做“静安庄”的地界。清乾隆皇帝南巡时在此驻跸,其地之“静”字乃取清静之意。
其实,早在1860年英军入侵上海时,就在黄浦公园一带筑了炮台,将这里作为攻打江南水师的基地。 1862年,李鸿章在此修筑淮军大营。后因军火库起火,又迁往别处。后来,这里建造了跑马厅、足球场、游泳池等等,直到近代才陆续建成住宅、办公大楼等等。 这片区域也是上海开埠后最早形成的新式里弄住宅区之一,如位于石门一路的石门一村、石门二村,光复西路的石门三村,玉屏南路的玉屏新村,武定西路的武定新村等等,它们多呈方形或长方形,由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组成,有石库门、花园等等,颇有一些老上海的韵味。 我小时候就住在这里的一个小弄堂里,对这片区域可谓是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