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讲五行吗?

井欣欣井欣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楼上的各位答主,你们好! 首先感谢大家对我的问题的关注,其次我想说明一点,我并没有贬低任何人的意思。

我虽然对佛教有些研究,但并不精深;我对《黄帝内经》也有一定了解,但也只停留在一般医学爱好者水平上。 所以我们谈论这些问题的时候,可能都只是一己之见,并不能代表本门派或本典籍的正式观点。若说错了,还请海涵。

我认为:人禀阴阳二气而生,阴盛则阳虚,阳盛则阴虚。此消长关系,即阴阳之道。 人得阴阳之气全者,为平和之人,此为万事万物之本。阴阳之气偏盛偏衰的人,均为不平等之人,即阴阳失衡之人。

阴阳平衡,是为中庸。《黄帝内经》云:“是故谨候气宜,勿失阴阳之机,而万民不生焉。” 何谓五行? 木火土金水,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五形之分,即五行之位。木居东方,火居南方,土居中央,金居西方,水居北方。五脏之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脏之外,还有六腑。胆属于木,小肠属于火,胃属于土,大肠属于金,膀胱属于水。 五志中,怒木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恐伤肾。五液中,泪为肝之液,汗为心之液,涎为脾之液,涕为肺之液,唾为肾之液。 我认为:人体之内有天地之分。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阴阳之交,即在中间脾胃之地。所以中医理论里有一对非常重要的词语,叫做“阴阳平衡”和“阴阳相济”。

人体的五脏六腑皆属阴阳之物,不可偏执一端。如心脏,阳中之阳也,但心阳虚了,也会生病。所以中医治疗心病,重在扶阳,而在泻火。 人的身体是阴阳均衡的,人的情绪也是阴阳衡平的。

夏侯云若夏侯云若优质答主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的是宇宙的诞生(世界起源)与形成过程;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讲的则是物质形态的变化——从固态转化为液态、气态和等离子体的过程以及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 前者描述的是宏观天文学领域的事,后者则是在微观层次上解释物理变化的基本原理。这两段话其实属于同一个范畴内的事情——都是研究自然现象的学问,所以被一起拿出来讨论是可以理解的…至于为什么放到这里来呢?是因为五行是构成事物的最基本元素。

因此这二者放在一起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题主可能想问的关于阴阳的问题——“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说的是自然界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拥有阴性和阳性两个属性,但并非说它们一定具有这两个具体属性的其中哪个!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