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发展的原因?
首先,因为高铁技术门槛高,作为后来者的我们不得不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工作。
其次,因为早期中国的铁路行业处于垄断地位,而断就有垄断的好处,可以利用市场的空白期积累原始资金(当然这不是什么值得歌颂的资本家精神)。再者,因为早期的铁路与地铁等交通建设偏重城市,而城市往往是一国或者地区经济的中心,所以高铁也常被用来作为打造经济圈或城市群的一种手段。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想是因为中国有着庞大的中低端制造业支撑。高铁虽然科技含量高,需要自主研发,但制造环节却大多被国外厂商把持着。作为一个正在走向工业强大的国家,我们不能也没有理由继续依赖国外的技术和设备,于是,从自主产权到经济导向,从核心技术突破到整体产业链优化,中国高铁实现了全部或大部分国产化,而且由于成本低廉,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了不小的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的铁路营业里程居世界第一,高铁运营里程也即将成为全球第一。
然而,我们在高铁研发和建设过程中也走了不少弯路,花了不少冤枉钱——大量重复建设的高速铁路和城铁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同时,因为高铁对于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引导高铁的发展。
我们除了需要继续加强技术研发和提高车辆制造水平外,还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利用好公共财政,同时,还需要一个能够统筹全国资源的规划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