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属五行中的哪个?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大乘教典中,一部概括阐述般若理论的经典。 这部经典共有两个部分,一是说明自证圣智的般若理趣;二是阐发无著兄弟所解释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和“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法门。 其中的“般若波罗蜜”是指智慧到彼岸,“多”指的是福德与智慧二种资粮,“罗”指离相、无染;“蜜”是圆满成就的意思。合起来的意思是,以智慧的光明了知五蕴皆空,通达万法无常的道理,真正得到解脱自在。 所以《心经》属于智慧类的经典。而五行的智慧类对应的是火。所以《心经》在五行里是属于火的。
佛学家认为,《心经》主要教导我们认识心的本性,从而消除执着,获得解脱。 那么什么心呢?就是指我们平常所认知的心,这个心被我们分别念所执取,于是产生各种烦恼,阻碍我们解脱。而要消除这一份烦恼,就必须认清心的本来面目。
何谓心的本来面目? 就是它本来就空性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就如我们的肉眼能看见万物,但这只是幻觉而已,真正的眼睛是肉眼加上慧眼才能看的见。如果我们只有肉眼,那所见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的心不改变,始终在被妄念所驱策,那我们永远都在轮回之中。
那么如何才能消除妄念,证悟空性,获得自由呢? 我们必须先放下对事物的执著,包括对自己的执著和对他人的执著。因为一切法皆由心想生。你若有执著,外面万事万物都会变成你所执著的模样。如果你不执著,万事万物都还是它们自身的样子。好比水里面的月亮影子,你的执著越弱,影子就越小。直至最后,你不再执著的时候,月影就消失了。
所以佛经典常以水月的比喻让众生领悟空的含义。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中说:“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为已得须陀洹果——此是常见,我我所入于歧路。若复有人,专心念佛,不求世间福乐,此则是断灭种姓,毕竟不得成佛。” 意思是说,一个人若是修学佛法,但心里仍然常常执著我相,我所得的,那就是入了邪道。相反,一个学佛的人,如果能够放下一切,专心修习佛法,那就是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