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消云散是什么生肖?
“风雨消散”这个成语其实是有出处的,《庄子·天下》里有记载:“疾雷破山而不惊,风飘四海而不摇。”意思是说狂风暴雨袭来的时候,高山也能震得动,大海也会翻起巨浪。可见古人早就知道大自然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毁灭一切,也可以重现生机。 类似的成语还有“雨后彩虹”“雨过天晴”“风和日丽”等等,描写的是一种自然现象——下雨→晴天。所以这里猜的谜语是关于天气的。(注意:此处跟动物无关)
我猜的谜底是“兔”。有同学表示猜不出,让我解释原因,那我就详细讲讲吧! 首先,“雨”→“日”,谐音通假字“雨”的“日”部变体。这是汉字的有趣之处,也是我选“兔子”的原因。其次,“阴”即“阴天”的“阴”,与“阳”相对,那么“雨”过之后就是“阳”的日子了,也就是谜底中的“兔”。 我还注意到这个问题下其他答主的答案,发现有“卯”字答案的,比如“龙”,也有“月”字答案的,比如“虎”。但我觉得从形旁解字的角度来讲,“卯”的解释更准确一些。因为“玉”是“月”的异体字,而“月”又恰好是农历的月份。农历每月第一天叫做“朔”,最后一天叫做“望”。新月的出现代表着新的一天开始,也就有了一天的价值。正如《论语》中孔子所说的那句名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每天的变化就像是过了三个季节一样。月亮的出现意味着黑夜的消逝,白天的来临。白天是个什么概念呢?“白日”即“太阳”,而“太极”的第一象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其中“四象”就包括“太阳”与“太阴”——其实就是月亮。“日光”和“月光”在古人的宇宙观里是平等的存在。
最后讲一个题外话。 有同学问我为什么没有选择“鸡”,而是选择了“兔”。我的理由是“鸡”不是原始汉字,而且“鸡”在甲骨文里的形状像鸡爪,不漂亮。而“兔”则是原始汉字,字形比较美观。但这个问题下的很多答主都选了“鸡”而不是“兔”。对此,我的理解是他们可能更注重字义而非字形。毕竟文字是表达意义的工具而不是一味追求美观的装饰品。况且“鸡”的本义是指一种家禽,而“兔”的本义则是哺乳动物。从本意上来看二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