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草有什么作用和功效?
“红草”即红车轴草(Trifolium pratense),为豆科植物,又名“红花草”、“苜蓿”,全国各地多有栽培,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等地。其性味甘平,归脾、胃经,是一味养血平肝、利湿退黄的非处方中药[1-2]。临床常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等症。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红草含有皂苷、黄酮、多酚化酶等成分,对肝脏有显著的保护作用[3];还能明显降低血清转氨酶活性,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程度,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促进肝功能恢复;还具有抗突变、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4]。
红草治疗黄疸型肝炎的报道最早见于1959年,《辽宁中草药》中收录了红草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经验方,称“本品可用于黄疸型肝炎的治疗..”此后,国内有关红草治肝炎的研究报道不断出现,且多为临床观察或体外实验研究。20世纪80年代开始,许多学者对红草及其有效成分对抗肝炎病毒的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有学者采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的小鼠模型,发现红草水煎剂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LT活性,并有剂量依赖性,而乙酸乙酯提取物则无此作用,进而证明红草抗肝损伤的有效成分为水溶性酚类化合物[5]。另有学者采用二甲基苯并氮杂卓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发现红草多糖、氨基酸以及总黄酮均具有显著的护肝作用,其中多肽类活性物质对于预防肝细胞损伤效果最佳,可明显增加肝糖原含量,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并且能够增强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因此认为红草防治药物性肝炎的可能机制在于抗氧化和调节免疫功能两大方面[6]。
近年来,红草在慢性肝病中的治疗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有学者将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红草煎剂口服及常规保肝药物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症状改善、肝功能复常及乙肝病毒标志物清除等方面,均未见显著差异;然而,在药物安全性方面,服用红草组未发生与用药有关的副作用,而对照组则出现2例过敏症状[7]。还有学者对80例患者应用红草进行治疗,结果表明红草对缓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8]。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红草对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乃至肝硬化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红草不仅对肝脏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对肾脏也有一定益处。临床上常常用于糖尿病肾病的辅助治疗。
参考文献
1.陈仁寿.新编临床用药速查手册[M].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3.李树雄,王振国. 红草的药理作用及其代谢产物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 (3): 223—226.
4.刘洋,孙莹,周建伟,等.甘草酸类成分抗氧化、免疫调节和抗病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4):2763-2773.
5.王秀梅,马凤岐,高文远,等.大豆异黄酮、葛根素及甘草酸苷提取液对小鼠急性酒精性和四氯化碳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药房,2003,14(5):348~350.
6.肖河清,张敏,胡晓娟,等.红草多肽的肝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0):2745~2750.
7.郑秋霞,叶冬云,林丽玲,等. 红草与护肝片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6):425-427.
8.吴锦晖,韩英,范冠杰,等. 红草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4,13(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