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看黑白卡有什么用?
我家宝宝刚出生就被强烈推荐买了这个“黑白卡”,据说可以培养视觉神经、发育大脑。 这是我家宝贝第一个“玩具”,当初买的时候也是到处做功课研究。 “黑白卡片”起源于美国,在1952年由Dr.Benjamin Bloom提出。他在《智力发展与智力测试》中写到“对于新生儿和婴儿早期的智力开发而言,没有什么比黑白图案更有用的了。这些简单的图案被用来刺激眼睛,从而开启大脑的智能。”“黑白卡”由此走红。 那么,这种红遍美帝的“黑黑白白”真能锻炼大脑吗?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特地去查阅了相关实验。
最早的研究是Berkeley在1974年做的实验[1],他让6个刚刚出生几天的婴儿(8-20天)看着妈妈脸上出现的不同图案,以检测他们注视母亲脸部轮廓的时间。 结果发现,当妈妈脸上出现“黑点”时,婴儿盯着看的时间明显更长;而当妈妈脸上出现“白点”时,婴儿盯着看的时间稍微短一些。 虽然看起来简单有趣,但这个实验其实存在一个问题——妈妈的脸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黑白卡片! 所以,后来很多研究者都尝试对这个问题进行优化,比如只用手指划出一道“线”,或者用不同色调的纸板来替代人脸。 我查阅了国内大量文献,发现最近几年的多项研究都支持早期接触黑白图形能够促进认知发展这一结论(Lee et al., 2013; Wang & Li, 2012)。 但国内外的研究者也发现,如果持续给孩子观看黑白图形,其认知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Cheng & Wu, 2015)。 所以,综合来看,给宝宝玩“黑白卡”确实是有益的。但也不能长时间地看,特别是年龄很小的宝宝,每次在看的时候,注意力的集中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