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结局是什么?
《红楼梦》一书内容叙述的是以贾府为代表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历程和主要人物的不幸结局,描绘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在第一回中以作者之口断言:作者要写出这些人的悲剧:“悲金悼玉的旨意”,“是离合悲欢,兴亡际遇”之事。
关于《红楼梦》的结局,脂砚斋在全书的批语中曾多次提到,如第五回对“红楼梦曲子”和“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的批语,第二十五回的批语以及余英时先生所指出的八十回本中的伏笔等等,都揭示出一种悲剧结局。概括而言就是:贾府由盛转衰,最后被朝廷抄家;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不能如愿以偿,林黛玉“泪尽夭亡”,薛宝钗在贾宝玉心中也不能保持爱情的热情;主要人物分别有着种种不幸,最后贾宝玉“悬崖撒手”,遁入空门,成为一个“无立足境,方是干净”的苦行僧。
《红楼梦》的结局自1950年代末期成为红学中被激烈讨论的一个问题,其主要缘由在于1955年出版了新发现的后40回(程乙本),有人主张它就是高鹗所续写,也有人指出它和原来80回本的情节细节不合,应是根据原来的后28回本子改写的。这场讨论在1960年代之后就转为对后40回真迹的探讨,以及如何处理现有的后40回本子。其讨论的结果导致了《红楼梦》有新、旧两种本子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