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字意思五行属什么?
《说文》:“華,花也。从艸、花省。” 又,《玉篇》:“華,荣也。” “华”与“花”同源而异体。在“花”还没有分化出表意偏旁“艹”之前,“华”是“花”的本字;后来,为了区别于表声偏旁的形旁,便加了“艹”旁,成为形声字“花”(见《古文字诂林》第九册第578页)。
可见,“华”的本义就是花朵。由花的本义可以引申为各种美丽的花卉,再引申为美好的事物和景象;还可以引申为像花一样地开花结子。于是,我们又可以得到一些新的构词现象,这就是“年华”“春华秋实”“韶华易逝”“才华横溢”“芳华永驻”等。这些新词语的意思也很明确,就不多解释了。那么,上述这些词汇的五行属性都是什么呢?由于五行的观念是从古代的天文学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它们也都带有明显的方位色彩。 先说说“东”。
据研究甲骨文的专家考证,“东”的本义就是太阳升起的方向——东方。因此,它具有木的属性,即“东方属木”或“木色苍苍”。 其次谈谈“南”。古人发现,太阳是在南方的天空中天体的运行路线最偏西,也就是在南方的天空中最早降落,而且,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晴雨还是阴雾天气,在南方的天空中太阳都是呈圆形。这种形状很像人的笑脸,故有“南面而坐”之说,从而引申出了“朝南”的概念来——“君坐于北,臣坐于南”。同时,又有把脸朝正南的仪态称作恭恭敬敬的“南面”之意——这大概是源于皇帝在宝座上面朝正南向天下发布诏令吧!
除了表示方向之外,因为南方在四季中最温暖,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也可以用来表示一种状态或者性质,如:“春风送暖入屠苏”——说明这是温暖的春天;“夏日炎炎正好眠”——说明这是炎热的夏季;“秋风萧瑟天气凉”——说明这是凉爽的秋天;“数九寒天冷冽冽”——说明了严冬的寒冷…… 再来说说“西”。这个很好解释,因为它就是太阳落下的方向——西方属于金,金色为白,白色象征的是冬天的寒冷。 最后谈谈“北”。这里的北不是指北方,而是指背对阳光站立时的后背。我们知道,人面对太阳站立的时候,面向着东边时称为“前”,面向着西边时称为“后”,也就是说,人站在日光照耀下,面朝南方是“前”,而面朝北方则是“后”了。这样看来,“向北”就代表着低头或者退缩的状态, 所以它具有水的属性特征,比如我们常把后退称作“退避三舍”;也把遇事犹豫不决的状态比作“临渊羡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