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肉属什么五行?
中医理论中,食物被分为“五味”,对应着“五志”(情志),即酸、苦、甘、辛、咸,分别对应着肝、心、脾、肺、肾五脏,并由此衍生出一套药食养生理论。 中医理论上,“鸡”归“肺”管。因为鸟类属阳,与天相通,其味道偏于辛甘,入肺经。故有“鸡属金”——金主收敛、克木、生火——之说。
《黄帝内经》中说:“肝病不能离木,心病不能离火,脾病不能离土,肺病不能离金,肾病不能离水。”这是指五脏生理功能上的特点。而一旦某脏发生病变,往往需要从所克的“子”和所生的“母”两方面的因素来考虑。如肝病要治,既要考虑“泄肝火”,还要顾及“条达肝气”;心病要治,既要考虑“清心降火”,又要想到“益心血”;脾病要治,既要考虑到“健运脾胃”,又要考虑到“土生金”(扶土生金,健脾益气)…… 具体到“吃鸡肉”这个话题来说,如果因患病导致身体衰弱、肌肉不丰,通过食用鸡肉来补充营养、增强体力,这属于“补法”,也就是说用鸡肉来滋补肾阴、充养精血,使虚弱的机体得到强壮。
但如果健康人或正常人偶尔进食大量的鸡肉,此时鸡肉进入体内却会化热、化毒,产生“壅阻”、“郁火”的症状,比如便秘、尿赤、口干舌燥等。这是因为“金”过盛会导致“木”受克、“火”受抑制的缘故,这与西医所说的营养素摄入过多导致的营养过剩性病变是相符的。所以,正常状态下,我们不应大量进食肉类。 “过犹不及”,不管吃什么东西,都要懂得节制,才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