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五行是什么字?
“金”字的五行属性的根据是古代文字学家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指定的,实际上并不符合实际。 现代文字学认为汉字是由图形符号、象形文字和表音文字3个大系统组成;其中图符符号又分为描画形(像形)、刻画形(指事)、契刻形(会意)、拼合形(转注)等多种类型,而“金”字属于前者,即由图形符号构成的表义的字。 “金”字最早的造型来自于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形似一种斧子或镰刀一类的工具,并且有4个棱角。在后来的秦代小篆中这个字形仍然保留,但是右边的“戈”变大了一些。再以后的隶书将上面的部分写成了“折纹”,楷书则演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左边的“斤”变成了一种称量器具,而右边的“戈”则变成了一点。至于五行的属性,这种形态的“金”应该属木,原因如下:
1.从“金”字的造字结构来看它是一个会意字,左边的“斤”表示的是一种斧头或者镰刀类的锋利器具,右边的“戈”表示的是战场上的兵器,两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就是把武器“砍”下去,所以它的五行属“金”。然而,古代的“金”并不是单纯的意思的金属,而是泛指一切刀具(现在也指某些金属制成的刀具)。
2.从“金”字的发音上来看,上古读音kīn,中和近古读音jìn,都带有“京”音,而《康熙字典》中关于“金”字的注解第一条就是“从戈,声如京。”可见,“金”字的本义与“京”有关。而在古人的观念中,“土”“火”“水”三种元素生成于地上的中央,称为“京师”;而“金”则生成于天的中央——“土”“火”“水”“金”被称为“四行”(另说“五行”中的“行”的意思是“道路”,而不是“五行”),它们共同构成了世界万物。也就是说,古人把“金”认作是一种含有“京”的声音的“行”,而“行”在古代又常常用来表示“道路”或者“行动”等含义,因此“金”字的五行属性就属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