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自五行属什么?
“莘”字的五行是金。 莘的繁体字为莘,字形从艸,莘声。《说文》中解释為「莘,艸也。從艸辛聲」;《廣韻》中則解釋爲「莘,草也。《詩》云『載芟載柞』。今作辛」。可见,「莘」一字的本義即是草之名。《說文》中收有「莘」字,并注解说:「莘,艸名,味辛,可食。从艸辛聲」。
《玉篇》中說「莘,香音」,即指出其意為香草之辛氣。這與其形聲構成方式相吻合。「莘」字在古代常用作祭祀用的犧牲品名稱,如「莘燎」、「莘俎」(見《周禮·春官·司尊彝》)。又因為古人把香草熏蒸後用以避邪去穢,所以又有「莘香」之名,表示用辛香料薰蒸的意思。
此字至晚晉代已有其繁體字形。據陳壽《三國志·吳書·周鲂傳》裴松之注引孫皓驃騎將軍王蕃說:「吳縣南五十里有山,山中有石,謂之中林巖。上多橘樹。冬夏不枯。去水三百里。山下多有幽居巖穴者,皆以中林為號。有時風雪冰凍,無所阻絶,而草木花實,常若秋實。有高士曰董奉,少修淨行,居止長江北岸。臨江數百里內,多有巖洞,多植橘樹為園。世有鳳皇、鸞鳥,翔集其上。野獸遊蟲,飛走其中。果蓏菜穀,靡不茂盛。厥狀異類:或虎頭龍身,或鳳翅蛇頸,或鹿角雞喙,或鱼鱗龜髮。變象異形,不可勝紀。土人但謂之‘山中’,亦不知何所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