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最高是什么生肖?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值得让人去深思。在十二生肖中谁的地位最高呢?我认为是鼠,为什么是鼠呢?因为“子”为第一。 《礼记·月令》中记载了古代帝王每个月的祭祀和朝拜活动。其中关于正月(子月)是这样的: 大祀,天子亲载玉辂,乘大马,执鞭鞭四百,帅诸侯以祀帝于郊。 郑玄注:“大祀,祭天地。” 王肃注:“此春祭天,西岳之祀也。”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谈到“五经”之序是这样说的: “若网在纲,如衣绣针。”“若树状有本末。故《易》称‘大衍’;《春秋》以元气为主;《礼》以天地为本;《乐》以宫商为本;《诗》、《书》以六艺为法。并谓之本。” 从上可见,古人对“子”的地位是很重视的。
那么既然子月这么重要,“子时”也就自然很重要了。汉代王充在《论衡·物势》中说:“雄为阳,雌为阴……凌晨五鼓,阳气盛满,雌不能胜,故牝鸡化雄。”这实际上反映了“子时”阴阳转换的特征——阴气渐消,阳气渐长。所以从时间意义上讲,“子时”等于“上午”。 《淮南子·天文训》中有这样的记载:“仲夏寅卯,草木萌芽。”高诱注:“寅午戌为火。”可见,“时值午时”就相当于“日中”。 而到了午后,阳气继续增加,阴之气逐渐衰退。但这时阳不压倒阴,于是出现了阴阳并存的“象”。《管子·形势解》中有这样的记载:“日在中央而四时始分。”这就是说,太阳由正中开始偏移,即午后一时。这时,昼短夜长,昼夜平分,阴阳各半。
过了午时,昼长夜短,阳盛阴衰,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呈现出一种绝对优势的状态。虽然古人将子午卯酉定义为四正,认为它们代表着一天中的四个方位,但是我认为,这里说的四正并不表示一定就是这四个时辰。而是指在这个时段里,阴阳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所以从时间意义上看,酉时相当于下午三时至五时也即是现代科学所说的“午后”。 总之,从时间序列看,子月(十月)是第一个月,子时(半夜十一点至一点)又是第一个小时,所以“子”的地位最高。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崇尚“第一”的原因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