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期还会重组吗?
首先明确一点,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只要经营正常(这里特指非*ST),都不会随便进行资产负债表层面的重大调整——也就是不会随意进行减资、抽逃资本金或者大额偿债等行为,除非有确实可行的依据证明公司存在财务造假的可能。当然,通过关联方借款方式短期周转一下,在不影响业务正常开展的前提下,这个不算违规。毕竟,企业都是有生命周期的,谁也无法保证企业从创立之日起就可以一直赚钱。如果真这样想,那就有些愚蠢了。
而ST类上市公司则有所不同,由于本身的盈利能力已经遭到严重挑战,甚至出现了亏损,那么为了保住壳资源,不排除会通过资产负债表来应对。当然,这种应对多半是短期的,在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情况下,这种应对手段只能是权宜之计罢了。否则,这些个壳资源还要资本市场有何用! 回到正题 中国中期目前处于什么状况呢,我们看看就可以了: 一:业绩问题,2015年中期的净利润为-3.8亿元,其实已经属于亏损状态。按现在每股7元的市值计算,每股收益为-0.49元。虽然亏损幅度不大,但已经触发了退市风险警示。
二:资产流动性明显不足,公司流动比率低于1,速动比率低于0.6,同时伴随有较大的应收账款规模以及存货规模,资金紧张情况显而易见。
三:偿债能力弱,公司目前资产负债率已高达88%,且短期负债比例较大,若资金不能及时回笼或者贷款无法展期,可能面临较大的债务违约风险。
四:股权架构失衡,董事会、股东会运行失灵,内部人控制问题突出。
五:外部支持缺乏,除了集团给予的一点融资支持外,基本依靠市场融资,成本较高。
个人认为: 第一,以目前的形势,短期内中国中期很难通过资本运作摆脱ST的困境; 第二,即使进行了适当的资本运作,也难以扭转基本面的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