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字五行属什么?
【笔画】8笔 【拼音】lǚ 【基本释义】 1.屡次,多次:~犯。~日。~见(反复看到,喻经常接触)。~战(反复争夺战)。 2.一再,重新,重复:~述。~新。~现。重~。反~。 3.姓。 详细解释
(一) (形声。从辵(chuò),取声。本义:多次走过同一条路 ) 同本义 [have been to] 屡,数也。——《说文》 不遑启居,不遑履屦。——《易·乾》 今王既数罪矣。——《书·康诰》 三载考绩,四科陟旅。——《周礼·大宰》。郑玄注:“旅,数也。” 朝于济北。——《汉书·文帝记》。师古曰:“历山在济北郡。文帝未为太子时,尝至其处田猎。” 汉武巡狩。——《西京杂记》卷三 又如:屡辟(三次征召;屡次除授);屡召(屡次召唤。指皇帝多次召见);屡迁(比喻官职不断得到提升);屡辱(屡次承当重任)
(二) 通“逻”。侦察,巡视 [reconnoiter;scout] 而卫青、霍去病车骑数百,并力虏获,斩首虏千余级。——《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益州刺史。——《后汉书·冯衍传》 上召见衍,衍奏事毕,上甚悦。——同上 公车屡征,并不就道。——《晋书·皇甫谧传》 又如:屡行(多次出使);屡聘(多次邀请);屡问(多次询问);屡谒(多次拜访)
(三) 特指“陈诉冤屈或请求昭雪” [appeal for justice] 父老苦秦苛法,诸吏卒乘传求索,鞭笞杖杀,人人恐惧,惟恐不胜。——《汉书·武帝纪》 百姓所以枕戈待旦,饮血含愤者,诚以权豪之作乱,州郡之擅命,虽经百战,意未宁息。——《后汉书·公孙瓒传》 又如:屡诉(屡次申诉);屡白(屡屡陈述);屡切(再三恳切);屡复(屡次答复)
(四) 通“漉”。滤过;擦干 [filter] 于是洗濯去了血渍,拭干了眼泪。——《儒林外史》第十回 明晃晃刀头,蘸着那鲜血,把刀来磨得雪亮。——《水浒传》第二十一回 又如:屡湿(数次浸水);屡干(晾干)
【常用词组】 屡次 屡试不落第 屡教不改 屡建奇功 屡试不爽 屡败屡战 屡战屡败 屡战屡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