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路桥海外工资如何?
中国路桥,世界路桥。 中国路桥是一个企业,也是一个名称。这个企业的业务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市政等)和房地产。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中国路桥是什么。先说一下中国路桥的历史吧!中国路桥的前身是交通部公路局第二工程公司,成立于1958年,那时候还在计划经济时代,所以这时的中国路桥属于事业单位,有“编制”的,员工相当于公务员,当然待遇也和公务员差不多。
在60年代到70年代,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承担者是建筑公司,比如大名鼎鼎的铁建,中建等等。不过也有个别时候中国路桥也负责部分建设任务,但主要以公路养护为主。那个时候的工资标准好像不是很高,250块钱左右一个月(1976年),而且这个收入是包括住房补贴,交通补贴,以及饭补在内的。如果没记错的话,那会刚刚实行工资改革,增加了个岗位工资,所以在工厂做技术员或者工程师大概每月能拿400块左右(1976年)。
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基建行业也进行了市场化改造,于是中国路桥这一批国企开始向国外拓展市场,同时因为国内工资水平整体上涨,中国路桥员工工资也涨了,我记得我爸妈跟我说过,他们那时候在项目上每个月能挣300多人民币(1985年左右),已经相当不错了,当然这些收入是税后实得。另外,作为国有企 业,各种福利也挺好,管吃住,发衣服(春秋棉衣、夏装、秋装都有),发毛巾肥皂牙膏什么的日用品。
90年代以后,中国路桥的业务拓展得十分迅猛,出国承建公路工程,参与国际竞争。由于我国当时劳动力成本比较低,所以用我们本国的人力资源去建造基础设施项目,我们的竞争力是很强的。记得我一个中学同学,他老爸就是跟着中国路桥出国的,他在非洲某国干了好多年,从普通技术工人干起,后来陆续升为项目经理,总工程师,最后回国还享受副处级干部待遇(这种待遇叫作外籍高级人才归国安置)。他跟我说,中国路桥的项目部虽然在外,但各方面管理还是很严格的,纪律严明,生活也比较充实,一天到晚基本上都有事情干,闲的时候少,忙的时候基本没休。不过工资待遇真的挺不错,平均下来差不多月薪能达到4000块(1995年左右),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地公务员的收入了。
到了新世纪,中国路桥的海外业务更加蓬勃发展,参与建设了坦赞铁路扩能改造,中缅石油管线,亚吉铁路等多条海外知名工程项目。随着业务的拓展,用工模式的多样化,原来固定工资的模式逐步被风险补贴和效益提成所代替。
近几年,中国路桥实施国际化战略,积极扩张,同时为了吸引人才,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薪酬制度进行了优化,取消了以往的基数法和比例法,统一采用综合工时制,以完成产值或利润为依据发放奖金和绩效工资,这样既体现了多劳多得,又保证了企业收入的稳定性。当然,中国路桥的收入组成除了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外,还有各项补助,保险以及公积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