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中国影响有多大?
TPP对于中国的负面影响主要在于贸易和投资两个方面。从贸易角度看,国内学者的预测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认为会带来3000亿美元左右的损失;第二种是5000亿美元左右,第三种是7840亿美元左右。这些研究大多基于可比产业和地区部门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果差别较大。
我们认为,TPP对于中国出口影响的测算应该考虑两种因素的影响:一是美国进口需求的上升,二是其他成员国(主要是东南亚各国)出口的下降。根据我们对美国和东盟各国的数据估算,在理想状态下(即其他国家都不加入TPP,美国对各个产品征收100%的关税),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会上升约1.5%,但在现实情况下,其他成员的反倾销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会使得中国出口受到更大的负面影响。以2011年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有大约三分之一遭遇过反倾销诉讼或调查,一些行业甚至高达百分之百。 除了贸易方面,TPP还有一个潜在的危害就是可能加剧亚太乃至世界的金融脆弱性。目前,全球外汇储备中已经包含了很大一部分美元资产,而一旦美国经济出现衰退或者美联储再次收紧货币政策,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就会面临贬值的压力,从而加大本国通胀的风险。随着美国的利率走高,其债务成本也会上升,如果违约风险增加,势必会给全球金融体系造成冲击波。
不过,也有部分学者对TPP在中国实施的负面影响表示怀疑,甚至认为其存在正面影响。比如,有的学者通过计算发现,对中国而言,最优贸易政策组合是同时实施WTO优惠权和边境后减让,其贸易福利大于TPP所带来的好处,这是因为中国在TPP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不能完全满足美国的期待,从而导致协议文本中许多条款具有模糊性和可行性。
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TPP”,是一个太平洋沿岸国间的国际经贸协定。该协定的前身是由智利、新加坡、新西兰和文莱等四国发起的“亚太经济关系进展协定”(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P4 )。2005年9月,P4国家贸易部长在智利召开会议并发表联合声明,邀请其他对“透过亚太地区经贸安排提高区域内经济整合程度”感兴趣的APEC成员加入并正式将该协定改称为TPP,随后澳大利亚、秘鲁和越南三国先后宣布加入商谈。
2008年春季,在美国政府决定参加TPP协商后,日本也于当年4月宣布加入商谈,TPP进入新一轮的扩员阶段。2009年3月奥巴马政府公布《美国东盟贸易及投资框架协定》后,即启动TPP正式协商程序并陆续与参与国分头进行谈判。2010年5月初,TPP参与国在美国夏威夷开会,并就协议基础架构达成共识;2011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在美国檀香山召开期间,参与TPP协商的成员国经贸首长于当地时间11月11日举行部长级会议,发表APEC峰后声明指出,将推动TPP协议能够于2012年内完成。2012年9月,TPP部长级会议在加拿大召开,会议后发表公报称,会议继续在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开放问题上展开工作,并强调各方对于尽快达成高标准、全面协议的承诺。2012年10月4日,新一轮TPP谈判在日本大津闭幕,各方商定,美国等11国今后将加速谈判。
TTP和中国的贸易竞争关系将越来越尖锐化,目前TPP12个成员国的GDP总量达到世界40%左右,成员中包括美国这样的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和日本这样的第三大经济体,如果再加上印度、印尼和韩国这样有潜力加入的经济体,TPP将对世界的贸易规则和贸易体系产生重要影响。亚太经济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美国主导力增强,而中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受到挑战和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