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字解什么生肖?

邝依漫邝依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造”字的金文字形,像“戈”和“高”,上面是“止戈”,下面是“高”字上半部分——“人站在高岗上”,整个图形就是人在高处持戈的样子。 “造”的甲骨文、篆书等字形都从金文而来,只有个别笔画有差别而已,所以其本义也继承得很清楚——人造城邑并住在里面,与“巢居”相对的“穴居”。《说文》称:“造,祖考所始建筑之地。”可见古人很懂得“以人为本”,造字首先就考虑到了人的存在——人在高处,而与建筑相关的活动都在地面进行。

不过我们现在已经不再使用“造”表示筑城的意思了,因为它听起来不够“现代”——现代城市都是混凝土森林,哪里还找得到土砖砌成的城墙。我们现在用“建设”“建造”“修建”代替了“造”,这又涉及现代汉语中“建”的多重含义,这里就略过不表了。 需要提到的是,古汉字中的“造”还有“到……去”的意思(《诗经·大雅·緜》:“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爰及其庄,居岐之阳。永锡祚胤,厥福恒昌。緜緜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这个意思后来发展成“走之旁”的“到”;此外它还有“自……”或“由……”之意(李白《蜀道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个意思发展为“由”。

“建立”“创造”这些词中的“立”“创”也继承了“造”的本义。比如“创立”,就是建立了(建筑),并且把它长期保持下去。 说到“创”字,还要多说几句。因为“创”的字形演变和“造”很类似,也是最先出现在金文之中。但是“创”的金文形体比“造”要复杂一些,上面是“刀”,中间是“高”或者“文”(即“文章之文”的“文”),下面是“止戈”。因此“创”的本义就比“造”更明确了——用刀子刺出来,也就是“制造”、“创作”等等。

叶芷桐叶芷桐优质答主

相传仓颉作书过程中,天雨粟(粟:小米),鬼夜哭。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在一些上古史料和史前神话中,可以为这段传说找到注解。

古人对文字的看法跟今人是不同的,那时的文字是天意的载体,是神的旨意和法理的体现。

文字是自然之“文”的复现,自然之“文”是造化的表象和信息,是神和天意的启示,正如《易传》所说,“观天之文,以知地之宜”。仓颉是因受了天地万物的启发,开始象形创造文字的,他将无形的神意和无形的天道,化为了地上有形的文字。如《论语·周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在更早的史料《礼记·繆传》中,有更为具体的记载:“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衔甲而浮于河,因则其文以画八卦而文之谓之河图”;“神龙见,吐周鼎,有非在背,言文著背,即龙文”。可见,最开始的文字,是一种象形的文图。

我们仔细观察十二生肖,也不难发现,它们都是象形文字,如马、牛、羊、鸡、猪等。这并非偶然巧合,而是象形文字在漫长岁月中的演变,在现代汉字中,还有许多字能够看出动物的身影:龟、鳖、蛇、鹿、犬、兔、鼠、鸟、鱼;还有山、川、水、日、光,这些字甚至跟甲骨文很接近。

“天雨粟,鬼夜哭”的秘密,其实就藏在十二生肖之中。“十二”是个神秘的数字。在天体中,有十二星次、十二星辰;在地理上,有十二分野、十二山、十二陵;在生物中,有十二生肖、十二段人生;在时间上,有十二月、十二时辰、十二小时;在文化典章制度上,有十二门、十二元士、十二师、十二匠、十二部尚书,等等。

而“十二”这个数字是“十”与“二”的组合,“十”被古人认为是大成之数,所以有“十分圆满”之说;“二”则被认为是“阴阳生两仪”、“两”是大生之数,“有天有地有阴阳”、“两”又被认为是大易之本,所以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这些合在一起,“十二”就被认为是万物大成、生灵繁茂之数。

中国人很早就有“十二”进位制,十是满员和终极之数,再加二则是生灵繁茂,所以在中国的历法中,满十二岁便是成年人和大人的界限。

中国人信万物有灵,生灵繁茂是吉祥和谐之兆,而“十二”又是生灵和进化的意思,仓颉创造了“十”这种有形之物,于是,无形的天意和天地万物的灵性,便纷纷从“十”字脱出。天道和生灵是无形的,它们从“十”字中脱出,就好象被仓颉从天上唤来变成五谷小米一般,所以“天雨粟”。

但是“二”这个大易之数有“阴阳两面”的意思,有生也有死,这被古代认为是天道轮回,死生更代,无始无终,因此,仓颉创造文字和生命的同时,也创造了死亡,这当然使阴间的鬼魂惊恐异常,所以“鬼夜哭”。

我们再观察十二生肖与五行和阴阳之数的关系,鼠、猴、兔、猪、蛇为阴,属土(猪、兔为月之精,跟土为同类);牛、羊、马、龙、狗为阳,属土(牛、羊、马、龙、狗为地之精);鸡为阴阳同体,属火。

土为生灵繁茂之大成,火为生生不息之大灵,可见,人类生肖,也是“十二”生灵之数。中国汉字有“象形文字”的说法,十二生肖的象形文字之说,也许就是仓颉创造文字的源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