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多人口是多少?

殷徐幡殷徐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曾经参与过五次人口普查的“过来人”,谨根据记忆和相关资料写下这份浅显的答案。 第一次(1953),全国首次完全按照随机抽样方法进行人口普查,当时只有60%的样本数据保存下来,因为年代久远,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全部丢失,无法一一核对,但是根据估计,北京的人口在270万左右; 第二次(1964),因为“文化大革命”,普查工作遭到严重破坏,有效样本仅2.3亿个,但仍旧可以判断出,比第一次普查时,北京的人口增加了180万; 第三次(1982),样本量大幅提高,达到1.8万户,通过户与人的对应,大体可以推算,北京在这一时期增长了500多万; 第四次(1990),样本量为6万个,相比于第三次,几乎翻番,通过人与户的对应,大致可以推断,本世纪之初,北京的常住人口应该在1200万左右; 第五次(2000),样本量扩大到8万个,并且首次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网络直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通过计算机自动核实和对比,发现极少数曾在第四次调查中将户口外迁又返回城区的人,将其户籍由农村转为城市后,重新计算人口数,可以发现,北京在21世纪初,人口应该已经在1400万左右; 如果按此发展下去,2010年人口普查时,北京人口肯定破千万。 但是,事实并没有这样发展下去。

第六次(2010),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迁徙到城镇,然而,在统计上并不把这类人口的迁移视为“迁入”,而是将其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情况计入“流动人口”之中。这一方面使得部分人口流失严重的地区减少了本地人口的数量,比如河北、河南;另一方面也使得部分人口增长快的地区出现了“假增长”,比如北京。 本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地区共有家庭户1035.9万户,人口为2111.5万人,同比上次减少20.1万人,人均住房面积33平方米。而此前,有关方面根据各种统计指标预测,北京人口应在2200万以上。 也就是说,仅仅十年时间,北京少了近一千万人。这其中,有出生、死亡的客观原因,也有外出就业、创业、生活的主观因素。如果除去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以及因此造成的人口数量变动因素,理论上来说,2010至2020这十年间,北京地区的常住人口实际减少了将近200万。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这十年北京地区创造了数万个新就业岗位,这些岗位大多集中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中,为什么没有考虑这些新增人员的因素呢?实际上,在这些新增岗位的群体中,绝大部分是外来人口,他们大多数来自中西部省份,并且以农民工为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近年来外地人口进入北京地区从业的人数都在大幅增加,2010年到2013年间,每年增幅都在三百万左右,但是这些新增从业人员大多在行业分布上属于第二产业,而且大部分时间在建筑工地从事体力劳动,他们在职业结构上的比例并不是很高,对整体人口规模的影响自然也有限。

贝雨梦贝雨梦优质答主

北京市在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常住人口为1381.9万,实际常住人口超过1426万,进京人员约309万,其中外来务工人员中251万。北京市人口密度由1982年每平方公里530人增加到每平方公里1217人,某些重点建成区人口密度已超过每平方公里5万人。在人口高密度区已接近饱和状况下,控制北京人口规模极为关键。北京市政府采取以“加强管理、分散居住、控制增长、合理疏解”为指导,继续大力加强户籍人口管理和外来人口管理的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公共设施、改善生态环境,在北京大都市外围地区逐步建立若干个人口规模10万~50万的相对独立的卫星城,以分散北京市区人口。根据测算,“十五”时期北京市新增常住人口约300万,总人口约1600万左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