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五行属什么用?
“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组成部分,这一概念源自《黄帝内经》。 什么是五脏? 什么是六腑? 什么是五行? 什么是五腑? 所谓“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 “六腑”是指胆、胃、大肠、小肠、三焦和膀胱。其中,三焦特指腹腔里的器官(注1),而“五腑”则不是中医学特有的名词,而是中医对某些器官或组织的一种归类。
那么“五行”又是什么? 关于“五行”,最早出现在《尚书·甘誓》中: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基本上属于原始的五行观念了。不过此时“五行”的含义尚未确定。 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五行”的概念开始确立并广泛流传。
《庄子·秋水》中有: “五行:水、火、木、金、土。”(注意这里“五行”的顺序与今天的不同,是“火、水、木、金、土”) 《书经·洪范》里有: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日至五曰木、金、土。” 这基本确定了“五行”的概念。后来者只是在“五行”顺序上略作调整罢了。 什么叫“相生相克”呢? 什么叫“相乘相侮”呢? 中医所说的“五行”实质上是讲万事万物的相互关系——此消彼长、此长彼消。你强我弱,你弱我强。
中药的归经机理就在于此。 食物有阴阳五行之分,中草药也有。例如: 药酒有阴阳之分,服法也有讲究。
按摩有阴阳五行之术,针灸也有。 就连看病有的选“阴症阳症”,有的选“虚症实症”。
总之,阴阳五行贯穿于整个中医体系之中,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