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金认购?
基金认购是消费者向基金管理公司购买新发行基金的交易行为,分为前端认购(front-end selling) 和后端认购(back-end selling)两种形式。 前端认购一般是指投资者在基金成立之前,向基金管理公司订购基金单位,并在基金成立以后,按照约定的条件和时间,取得基金单位的投资行为;而后续端的认购一般在基金成立之后进行,此时基金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投资者可直接向基金管理人购买基金。
1、前端认购——先到先得的“抢购”活动 这里以某家银行推出的“认购基金”业务为例,介绍前端认购。 开通该业务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①具备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通过风险评估问卷
②非港、澳、台及外籍人士
③符合监管要求,且为该行的优质客户 如果上述条件都符合,即可在线下柜台或网银上购买。 每个产品的销售都有一定的周期,如股票型基金一般周一公布发行公告,周四截止认购/申购,周五公布成立情况,在此期间内如果投资者提前下单,并支付费用,便可视为已认购成功。 但并非价格越高越能买到,当达到上限容量时,会采取“比例确认”的原则,即按照投资者缴款总额的比例确定有效认购,余额部分不再返还。 采用“比例确认”原则时,对于未能购得基金份额的投资者,基金管理人或其委托的机构将会提供新的认购机会,或以回购的方式收回资金。
2、后端认购——“有钱没人要”的尴尬 与前端认购不同,后端认购一般没有规模限制,只要基金管理公司同意受理即可。但后端认购的流程较为复杂,不仅涉及注册和开户等步骤,还要经过核保、核签等程序才能最终完成。而且不同的产品类型以及市场阶段会有不同的审核规则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