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为什么不显示收益?
在基金业绩披露中,只披露了每个基金的每季度的收益率(年化)和最大回撤数值,并没有直接展示出每支基金的绝对收益(即本金是否亏损)情况。 由于基金是“非线性”产品——在买入或卖出时不需要确定的金额,而只需要一定份额即可;而在每日的净值公布中,又无法像股票一样精确地显示出每单位基金份额当日盈亏情况,所以基金收益计算就有很多种方式。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开放式基金以日为单位进行净值披露,也就是按照365天为一个周期来计算基金每日的收益、损失情况,然后累计得到1年的收益数据。在这种计算方式下,无论基金是上涨还是下跌,每天收益率的计算都是以“万元”为单位,也就是说不论基金当日涨幅或跌幅多少,每天收益变化都是“万变”之下的一“不动”,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简化实际收益率与投资者预期收益率之间的差异。
然而这种方式却存在一个缺陷,一旦遇到连续大涨或者大跌的情况就会显得较为尴尬,因为按照日为单位来披露收益的话,那么连涨数日的基金在累计收益上就会有一个大幅增长,而连跌数日的基金在累计收益上一笔钩头向下的数字也会很“显眼”。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更希望看到的是自己买基金之后到底赚了还是亏了,而按日计算的收益恰恰没有直接体现出这一点。
因此有些网站会提供另外一种计算方法,就是把基金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把每一个交易日都视作这个整体盈亏状况的一个节点。在每个交易日的收盘后,通过估算当前市场价值与购买成本之间的差额,就能得出基金是赚还是赔了。当然,这种计算方式得出的结果会和上面那种有很大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以上哪种方法,其本质都只是对历史净值的估算,毕竟基金是一种“非线性”产品,每天的交易价格是不同的,而每次的交易价格又是根据每个基金的资产组合及当天市场运行情况复杂计算出的,因此不管怎么算都有一定的主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