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往哪投资?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概念——货币的流动性。这指的是当央行增发货币的时候,这些新增的货币能够流动并且被消费/投资的程度。 一般来说我们衡量流动性的指标是M0、M1和M2。其中M0是流通中的货币(Cash);M1是狭义货币(Narrow Money);M2是广义货币(Broad Money)。 通常来说M0的增长不会带来通胀,也不会对资产价格有显著影响,只有少量的现金流通于市场,基本上不能用来投资和消费。M1增长会带来通胀以及资产价格上涨,因为这部分资金是有一定的流动性的,它可以用于投资和消费。而M2的增加则会进一步增加需求和供给,引起物价上涨,利率上升,当然也会对资产价格产生影响。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有一笔额外收入,想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的话,应该把资金从M2流向M1,再流向M0。
但现实中我们并不会仅仅拥有这三类货币。比如我们经常说“我没钱”,这里的“钱”其实是指交易媒介,也就是M0。当我们想去买东西,但是身上只带了50块钱,这50块钱就是M0。虽然它不能被用于投资和消费,但它能买一些东西,所以它是流通中的货币,会影响商品的价格。 同样地,有些企业会借钱,它们借到的钱虽然是债务,但从性质上来说仍然属于M1或M2,因为它最终可以变成生产资料或者可以用来购买商品。
只要我们的收入足够支付日常开支,且负债的偿还能力没有下降的趋势,那么无论手中的货币(M0)数量有多少,都算是合理配置了财富。 如果想要通过储蓄和投资来增加财富,我们就需要让手中的货币(M0)尽可能少地停留在M2中。因为留在M2中就会形成银行信贷,银行信贷过多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我们只需要保持M1的数量不变甚至减少就可以了嘛!因为我们用M0去交换M1,实际上增加了社会财富,此时尽管M1的数量没变,但我们拥有的物质总量却增加了。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要生活就必须得花M1,除非你这辈子都不买衣服、不坐车、不住房子……那你可以保持M1的数量不变甚至减少M0,但实际上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你放弃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服务,这种生活质量还不如一个乞丐。
要尽可能地让手中的M0变成生产要素或可用于消费的商品。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质量才不会下降。 而要实现这一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股票市场。因为在股票市场上,一分钱一分货,如果你投入100元想买1元的商品,那是行不通的,你想买的东西最后只能用其他方法获得,要么加价(赚取更高的利润),要么降低成本(降低企业的风险)。这样一来,你的钱最终变成了具有价值的商品,你的财富也实现了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