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值生肖是什么?
“值”字的字面意义,是“站岗”、“守卫”的意思,《释名·释言》中就有“值,守也”的记载; 而古代民间流传的“值日神君”的说法,将“值日”与星宿相联系,则最早见于晋代文献。 如干宝的《搜神记》中就有“直日神王”的记载;而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支诺皋》中,又有“直夜之神”的说法;宋代洪迈的《夷坚志·乙志》里,也出现了“值夜将军”的概念。
那么,这种“直日神君”或“值夜将军”究竟指什么呢? 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认为这一概念所表达的是星象学中的“执日”观念。 因为在星象学中,每一个日子都是由七颗恒星组成的——其中五颗星构成一个五星连珠的“恒像”,另外两颗星则分别处在前后两侧,犹如两扇大门,因此这两颗星又被形象地称为“门户之星”(《尔雅·释天》称“门星”)。 又由于这每天由七颗恒星构成的“恒像”会在前一天黄昏开始逐渐升起,到第二天黎明完全显现,所以古人通过观察它们的“升降”,来确定每一天的时间界限。
这种以“升”为“昼”、以“降”为“夜”的二十四小时计时法,与我们现在使用的时间计算方式不同。它以辰为“时”,每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而一昼夜等于二十四个时辰,与现代科学所定义的24小时换算成中国传统计时法,则相差整整一小时。 在这种“执日”观念的影响下,人们根据星象的位置变化,将一整天的时刻区分成若干段落,每个段落对应一个“值日神君”,而“值月之神”、“值季之神”的概念也由此产生。 在每月的初一和三十日,以及每一年的元旦和冬至,因为“执日”与“换日”的关系,所有的“值日神君”都要重新定位,这就是古书所说的“除旧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