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不是闰年闰月?
阴历(农历)是按月亮的圆缺变化来计算的,一年划分成十二个月,每个月包含一个“朔望”,即月亮圆形最满的那一天称为“朔”,前一天的月末叫“晦”;每月初三叫做“旦”,初十叫做“初吉”,二十叫做“既生魄”,月底最后的一天叫“晦”。这样,全年一共三十天或三十一天。 阳历(公历)是按照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的,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回归年”,平均长度为365.2422个公历日。为了将月份和星期一一对应起来,每个回归年还要额外增加0.75个公历日。每年实际上浮动了0.75个公历日、一个月或三个月不等。
但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并非完全等于公历一年,而是有闰年的需要。为了弥补这个差值,每十九年后会出现一个闰月。同时,因为地球公转速度不是匀速的,当它靠近近日点时,比远日点时公转速度快一些,产生的闰秒也要多几倍。对于公历而言,每隔三年或者四年就会有一个闰月。 但是,这种每十九年一闰的方式过于复杂,实际上在应用中并没有采用这种方式。现今采用的公历闰法更为简单——当年份不能被100整除且能被4整除时,该年份为闰年,闰年中含有二月二十九日或者三月一日。
所以2016年是闰年,而2018则不是。问题中的“闰月”实际指的是民间所谓的“闰月”,也就是二月后面的那个月的出现频率,而这个并不是官方意义上的“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