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漫卷西风什么结局?

周嵘周嵘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战地杂记》一文中,贺龙将军曾描述过这样的场景:“到酉溪的时候,天已经亮了。在这里,我们度过了最愉快的一天。酉溪在崇山峻岭之中,悬崖绝壁之上,到处是鲜艳夺目的映山红。在万山红遍、树叶开始变黄的秋季,酉溪的景色会更美的。” 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彭雪枫将军曾感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是的,谁都不会忽视他们的存在,他们曾在华夏的赤县神州上创造了数不尽的辉煌,他们的身影从未远离过我们,他们的故事仍在延续…… 然而,对于“二万五千里”、“雪山、草地”、“过草地”等词语所带来的历史联想,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它们的背后,所隐含的忧伤与惨烈? 1935年9月16日,一支近3万人的中国部队在四川北部艰难地跋涉。他们的对手是强大的国民党军,在坦克、飞机、重炮的支援下,被围困在长城前沿的杨虎城骑兵部队正苦苦支撑。 当这支队伍在岷江岸边、宝成铁路边上遇到一些中国军人时,他们竟被告知:“你们走错了路,应该向北走。前面是黑水河,你们跳不过去的。” “二万五千里”,是这些战士在国民党牢狱中用血写出来的;“爬雪山”、“过草地”,是这些战士用肉体垫出来的……然而,这些历史细节,你又知之几何? “知之愈明,则是愈严;严,则其道必行。” 在民族情绪空前高涨的今天,宣传十八军进藏、“两弹”元勋邓稼先、以许杰夫为首的新的中国石油工业、“拼命三郎”杨建宾们,让这些先驱者们走下历史名片,与今天的普通读者们见面,已成为一项非常紧迫而又必须要做的事情。 如果说,宣传这些先驱者还可以在文学上找到适当的角度、在史学上找到必要的补充、在人类学的领域中探索他们的生存智慧,那么,我们的时代为何却拒绝“两弹”元勋邓稼先?我们的校园为何还不向年轻人讲述许杰夫们?我们的热血青年为何仍在惊叹杨建宾们“拼命三郎”的名头?对于“过草地”等一系列历史细节的漠视,将让我们这个国家的民族情感在哪里迷失,将让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在何处安顿,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在何方忆取历史……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何更好地理解“胜利大迁移”,已关系到我们今天怎样定义“中国的崛起”这一重大课题,这对于已经并将继续崛起的中华民族,不仅是一种精神引领,更是对于子孙后代的血脉嘱托! “多难兴邦”是一句古老的格言,它已经无数次被历史证明。从这个意义上说,“7.5”事件发生的2009年,也正是中国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多难”之年。在这样的“多难”之年的岁末,《大迁移——1935》一书,如同一面历史的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自己。“不忘历史”,才不会“重蹈覆辙”! 陈昊之所言,正是《大迁移——1935》一书的心旨所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