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字五行是什么?
关于羲字的含义、起源和释义。
甲骨文字形像是一个妇女身着宽大衣服跪坐的样子,上衣像上装袖子交叉之形单人旁像下裳两裾。本义是衣服。引申之:古指太阳,如羲和(古代少数民族名,有羲氏和和氏两支,后用指尧时掌管天地四时和历法的官,“羲和”亦作“戏”)。又引申为古代指伏羲氏。
甲骨文中的羲
从女从亦(像一女子身着衣裤跪坐之貌),乃像妇女身着宽大衣服跪坐的样子,上部“衣”像上装袖子交叉之貌,下部“彐”像下裳两裾。“羲”本作“夷(yí)”,与“衣” 为同源字。
“夷”的上古音为颚音来母、“羲” 的上古音为牙音疑母,“衣”的上古音为喉音影母。
“衣”在《说文解字》中注为“衣,依也。象覆二人之貌。凡衣之屬皆从衣”,本义乃指外加于身体上的覆盖之物(亦即衣服),甲骨文、金文、小篆中“衣”字上面部分皆像覆衣之貌,中、下部分所像的皆是两人侧跪相连形。
甲骨文中的夷字
“夷”在《说文解字》中注为“夷,平也。从大从弓。其人有须髯,故从彡,天大,故从弓而附之于大也。凡夷之屬皆从夷”,本义是指古代中国的一种民族,所谓南蛮北狄东夷西戎皆指华夏所周遭的异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