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上海庙有煤矿吗?
在银川,提到“上海庙”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如果说起“宁夏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或许知道的人并不多,但它却是宁夏首个千亿级煤化工项目——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所在地。 作为自治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和循环经济示范工程,该项目于2011年开始建设,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温蒸汽催化裂解—合成气制烯烃”技术,建成后每年可消耗约800万吨标准煤,产出350万吨丙烯、290万吨纯苯及衍生物和160万吨乙二醇等化工品。 目前,该项目的配套电厂已经建成并网发电,核心装置——空分装置已经投产,其他附属设施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一期项目建设过程中累计投入86亿元,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28.9亿元,利润总额26亿元。”神华宁煤400万吨/ 年煤炭直接液化及配套项目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刘海军告诉记者,按照规划,这一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3亿吨,将有力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随着项目的稳步推进,一个以煤基化学品为龙头,以煤化工、煤焦油加工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正在迅速崛起。 近年来,宁夏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打造万亿级能源化工产业集群,不断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条,努力构建具有宁夏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如今,这个目标已现雏形。 以煤焦化为基础,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以氯碱化工为先导,发展聚合物以及下游复合材料;以煤油气综合利用为依托,发展精细化工和新材料…… 在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麓,一座现代化工基地雏形初显。
这是全国第一个千万吨级煤直接液化产业基地,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煤化工战略的核心载体。 “我们这里可以说是‘一炉多用’,把各种原料经过加工转化为化工产品。” 刘海军说。 一进厂区,记者就看到巨大的炉膛内,燃烧着黄色的火焰,滚烫的气流夹杂着未燃尽的煤粒“噗嗤噗呲”地从出口喷出。刘海军介绍,这里日处理煤2000多吨,可以生产出聚丙烯、丙烷、苯等10余种化工产品。 “整个车间实行自动化控制,通过数据线把采集到的温度、压力等信息传回中控室,工人坐在那里就能操作了。”刘海军说。 在一旁的烯烃二分公司主控室内,技术员李莉指着电脑上的一张工艺流程示意图说,从外输煤进入到产品包装过程,共有30道工艺环节,他们可以随时查看各工序产量和质量情况。 从产出的第一批合格产品到现在形成一定规模,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李莉告诉记者:“现在每天可以生产1000吨以上聚丙烯,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产品还实现了零的突破,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