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旋转原理与?
首先,我们要知道旋转球是怎么形成的 如图所示,当球在空气中运动时,由于摩擦系数很小,所以可以认为其作直线运动;而当球进入水面上时,摩擦系数变大(注意此处摩擦系数的变化是由于速度降低而引起的),从而使小球不能继续做直线运动,形成一段弧线。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向下”的击球动作理解为通过改变来球方向的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我们可以得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从而可以得到当小球向下时,给予球的向上方向的力等于m*g+F,其中F是摩擦力的方向。 当F小于摩擦力最大值f时,即F=f-m*g时,小球不会停止,而是继续向上运动;反之,当F大于摩擦力最大值f时,小球将减速直至停止。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想要形成旋转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击球力量足够大;(2)击球时球不是垂直下落。下面我们分别来看这两个条件的实现方式。 对于第一个条件,可以通过增大发力幅度、提高发力的能量来实现。对于第二个条件可以通过改变来球的落点、增加来球的旋转质量等方式来达到目的。
通常来说能够同时满足上述两条件的练习方法有如下几种: (1)高抬腿发球 对腿部肌肉群进行爆发性练习,可以达到增大发力幅度、提高发力的能源储备的目的。
(2)深蹲起立 在地面移动中完成类似于深蹲的动作,能够很好的锻炼我们的下肢爆发力。
(3)前后步交叉 采用类似跳绳的方式,在地面进行前跨后迈的交替运动,能够有效训练我们的腿部力量和步伐节奏。
(4)跳跃 采取原地双脚起跳或者助跑起跳的方式,能够有效增强我们的体能和弹跳能力。
上面介绍了如何打造良好的身体条件,下面我们来谈谈旋转怎么打出来。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影响旋转形成的因素,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才能更容易地让这些因素在我们的实战中得到应用。
要解决这个题,我们先要从影响转不旋转的因素入手。根据前面的分析,影响旋转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来球的旋转情况、来球的力度、击球时机以及球拍角度。其中前三个因素属于不可控因素,第四个因素则属于可控因素。
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将来球的旋转情况简化成两种形式:旋内和旋外。此时如果我们将来球细分为很多种情况,然后依次进行测试,就可以得到影响旋转形成的多种因素。 基于此我们可以得出影响旋转形成的多种元素: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现在可以将旋转的形成要素简化为五个:来球、发力、身体、时间和球拍。接下来我们就要来考虑如何让这五个要素能够更好地结合。
首先要明确一点,无论是单球练习还是双球练习,其目的都是为了寻找最佳发力点,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身体素质的打法。有了目标之后,我们就需要制定相应的计划来实现它。 单球练习能够较好地控制各个要素,因此适合用于打磨技术细节;双球练习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各要素之间因难以把握而产生的矛盾,更适合初学者用来建立初步的技战术意识。
无论采用哪种练习方式,我们都要牢记两点:一是要注意循序渐进,二是要及时调整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