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属于五行中的什么?

顾恩莜顾恩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最初指的是五种行为,即“仁义礼智信”。它反映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 “五德”则是指五行的性质:“金主义”“木主仁”“水主智”“火主礼”“土主信”。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天地)的关系。 而“五味”和“五色”是阴阳五行理论用来观察自然界变化的两种方法,跟“五音”“五脏”一样,都是《黄帝内经》提出来的。 前者是用感官尝味道辨阴阳,后者是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位置变化来推测阴阳。 它们反映的都是自然现象,与“天人感应”有关。所以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把这两种方法并列为“诊法治病”的途径。

那么,回到这个问题本身,什么是中医的义? 我认为,中医所说的“义”主要指两个方面: 一个是“顺应自然”,也就是要像自然现象那样去运行我们的生理机制,让我们身体这个有机的整体保持阴阳平衡、相互协调。这就是《周易》里说的“象”,也是老子说的“大巧若朴”“大象无形”。 另一个就是“自强不息”。人是要有一点精神追求的,这种追求应该是一种正能量。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的是天道(宇宙的运行规律)是刚劲有力的,君子应当效法它,不断进取;又说大道广阔平坦,我们应当具备宽容豁达的德行。

总之,中医所讲的“义”,本质上是人对待自己和对待世界的态度问题。它能带来两个结果:一个是身心健康,一个是人生幸福。 而这一切,又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理论基础之上的。 因为阴阳五行不仅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基础。它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双格霞双格霞优质答主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木、火、土、金、水被认为是构成世界的五种元素,后被引申为阴阳五行学说。它们有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的关系,在相互制约中保持动态平衡。五行又可将人体的脏腑组织归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脏器间也通过相生、相克、制化、胜复的关系维持功能平衡。如心、肝、脾、肺、肾五脏,中医分属于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分别主管疏泄、调节血量、统血、调节全身水液代谢以及藏精等功能。

中医五行归类,五常分属于五行,即仁属木,义属金,礼属水,智属火,信属土。《尚书·洪范》认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墙;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墙作甘”,“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八政:一曰 Food and Agriculture,二曰货(商业),三曰祀(宗教),四曰司空, 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军队)”。《尚书·洪范》的作者把“五常”和五行关系,具体地阐述为:“五行”(五材)生发“五事”,“五事”通达“八政”,“八政”安定“百姓”,“百姓”和睦,“王心”(帝王的心意)才能得到平和而安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