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属于五行中的什么?
“五行”最初指的是五种行为,即“仁义礼智信”。它反映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 “五德”则是指五行的性质:“金主义”“木主仁”“水主智”“火主礼”“土主信”。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天地)的关系。 而“五味”和“五色”是阴阳五行理论用来观察自然界变化的两种方法,跟“五音”“五脏”一样,都是《黄帝内经》提出来的。 前者是用感官尝味道辨阴阳,后者是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位置变化来推测阴阳。 它们反映的都是自然现象,与“天人感应”有关。所以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把这两种方法并列为“诊法治病”的途径。
那么,回到这个问题本身,什么是中医的义? 我认为,中医所说的“义”主要指两个方面: 一个是“顺应自然”,也就是要像自然现象那样去运行我们的生理机制,让我们身体这个有机的整体保持阴阳平衡、相互协调。这就是《周易》里说的“象”,也是老子说的“大巧若朴”“大象无形”。 另一个就是“自强不息”。人是要有一点精神追求的,这种追求应该是一种正能量。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的是天道(宇宙的运行规律)是刚劲有力的,君子应当效法它,不断进取;又说大道广阔平坦,我们应当具备宽容豁达的德行。
总之,中医所讲的“义”,本质上是人对待自己和对待世界的态度问题。它能带来两个结果:一个是身心健康,一个是人生幸福。 而这一切,又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理论基础之上的。 因为阴阳五行不仅是中医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基础。它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