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凤龟龙是什么生肖?
“四灵”中除了龟以外,其余三样都跟蛇有关——“鳞”指“龙”,“凤”由“鸟”和“凤”组成,“麒”指“麒麟”(亦称“麐”),“豸”即“獬豸”。 《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汉·郑玄注:“此四神兽能致福。”又《晋书·宣帝纪论》:“龙章而瑞圆,麟趾而祯祥。”可见古人是把这四种动物当作吉祥的象征。“凤”还同“凰”,也是吉祥的意思——如东汉·王逸《楚辞·九思·伤时》:“聆凤凰之余音兮,冠罗衣之芬芳。” 那“麟风龟龙”的意思就是把五种动物视为象征吉祥的五种生物了。其中应该还有“白虎”“玄武”(也称“真武”)等。
唐代封道教的祖师老子为 “太上老君混元皇帝”。宋太宗时加号为“太上玄元皇帝”。到了明代,明世宗朱厚熜觉得这个号不够神气,就改名为“太上开元天尊”。不过老百姓还是叫他“老儿”。这老儿的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五日。正月十九日是“上元节”(元宵节),五月十四日是“中天节”,十一月十一日是“下元节”——因此民间把正月正月九、正月十五称作“小过年”,把五月十四、十一月十一分别称为“大过年”。因为道教是国教,所以这些传统节日自然都被列入法定假期了。
龙,凤,麟,龟为上古四大瑞兽,有绝世灵气,传说龙能呼风唤雨,行云施雾;凤鸟是文德之鸟,志洁精神,代表尊贵与华美;麒麟头似龙,身似牛,鳞角鹿,尾似虎,集众多神兽特征于一身,温顺美丽;而神龟则象征强壮长寿。龙、麟、凤、龟被称为“四灵”。四灵,是中国文化中四个源自于动物图腾的吉祥神兽,一般指青龙 (东方)、白虎 (西方)、朱雀 (南方)、玄武 (北方)。在中国道教文化中,通常用四灵来指代天宫的四方守护兽,是道家护法神将。
青龙(东方),也叫东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有须有牙,形象介于驼龙和蟒蛇之间,性残而勇猛,常为帝者的忠臣义将所骑御,如周武王所御四灵“黄骝”、汉光武帝所御苍龙、宋江所御赤须龙等都是青龙。青龙和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一同被称为“四象”,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二十八星宿,青龙是二十八星宿东方七宿的总称,因为它们曲折排列,有点像龙的形象而得名。青龙本为男性形象,在汉末前多被描述为“神兽”,在小说《四游记》中青龙为张龙的坐骑,在《云笈七签》中玉皇大帝有三位元帅,其中一位就是青龙大将,统帅青龙。
白虎 (西方),也叫西虎,头似虎、眼似鬼、身有五彩斑纹,有翼能飞,性贪猛疾恶,常为有德之人的显贵所乘骑,如晋文公所御赤电、汉武帝所御白麟、林冲所御玉麒麟等都是白虎,与青龙一同成为武将忠义护法兽。在小说《封神演义》中,白虎与青龙、朱雀、玄龟一起被姜子牙封神,白虎被封为风伯,协助风神进德。
朱雀 (南方),也叫南鸟,形如凤凰,是中国古代对太阳乌的崇拜,象征着南方。在小说《西游记》中,二郎神杨戬的细犬就能与朱雀、玉兔鼎足而三,与神龙分庭抗礼。但古代民间普遍认为朱雀即“凤凰”,凤凰的别名为皇雀,朱为大,皇与朱古音相近,所以又称作朱雀。凤凰为祥瑞之鸟,和青龙、白虎、玄武一起统领天地四方,凤首龙体,神鸟异兽,是古代皇室,特别是皇后的象征。
玄武 (北方),也叫北武,本为龟蛇,玄为黑,武为龟,古人以天地四方配五行五色五帝五神,北方属水,水色黑,黑龟为水神。后来,玄武的龟蛇特征在传统文化中产生分化,龟代表玄武作为神兽继续存在,蛇的特征则赋予了青龙,成为了二合神兽。在道家,玄武即为龟蛇合体的玄冥,是北方之神,可以辟除不祥。因为玄为黑色,所以玄武是四象中唯一的暗色之物。《淮南子天文训》记载“北方玄武汤阴”。《晋书天文志》记载“三衡而上至于天一,其间有神龟,或谓之玄武,或谓之真武。”《太上说玄都大洞玉经序》记载“天帝有五子,三子曰玄武”。在后来道教神话中,真武大帝成为北方最高统治者,有承继玉皇大帝之威德而管理玄天,统御各方飞腾神将,具有无边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