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人民币有什么作用?
1、避免美元荒,维护汇率稳定 2014年3月,美元指数上涨至100以上后开始持续走弱直到今年初,期间美国财政部长、总统都相继表态不会允许美元贬值过快形成通缩。为了阻止美元贬值,美联储先后四次QE,将联邦基金利率一直维持在0附近,全球不少国家央行都在此期间开启了降息模式。而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中重要的一极,不可能在美联储持续宽松的过程中保持紧缩。如果继续维持外汇管制,国际市场资金流动就必然要选择其他国家,这就使得其他国家的汇率和资产价格面临大幅上涨的压力,而放松管制则能避免这一情况出现。因此可以说管控离岸市场是应对美元流动性泛滥的必然选择。
2、规避监管风险,降低操作成本 从目前的政策看,离岸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包括机构和个人(包括个人跨境贸易和旅行)。其中,个人交易受到一定的数量限制,而机构交易的额度管理较之个人要宽松很多。这意味着企业通过离岸金融市场的交易可以规避监管部门对境外投资带来的约束;同时,由于离岸金融市场与在岸市场相连通,企业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出在岸市场,从而降低合规操作的边际成本。
3、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国内结构调整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性问题,产能过剩行业增多,需求低迷的行业也有增多的趋势。在现有政策环境下,通过产业基金等方式鼓励海外并购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然而,因为外汇管制的原因,外资进入国内相关行业的渠道受到了一定的约束。通过支持离岸业务的发展,可以为境外投资提供新的通道,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配置,进而达到优化我国经济结构的目的。
离岸人民币市场对在岸人民币市场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并非是单向的、单边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作为在岸人民币市场改革的垫脚石,同时也有一定的风险扩散效力。
首先,离岸中心的发展可以为在岸的金融改革提供一个实验场,如果离岸金融市场的运行效果理想,就可以在在岸市场实行,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有利于在岸市场进行金融市场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的金融安全。
其次,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存在有利于在岸市场形成人民币升值的预期,2009年以后伴随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不断深入,离岸人民币市场加速繁荣,离岸市场人民币存款大幅增长,离岸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上形成的升值预期通过离在岸间的套利机制传递到在岸市场。
再次,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流动性,离岸人民币的汇率高于在岸的汇率,汇差吸引企业将持有的在岸结汇需求转为离岸结汇需求,这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内的结汇压力,降低了国内货币当局的外汇储备增量规模,提高了国内的宏观政策的有效性。
最后,离岸中心的发展有利于在岸市场的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等价格信号,离岸人民币在贸易自由和资本项目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自由度,更少的管制,离岸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实验场或试验场的作用,可以在此试行一些与在岸制度不相协调的金融改革措施。
离岸人民币和在岸人民币都属人民币范畴,离岸市场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越来越快,二者之间的交互影响也会逐渐加深,2012年离在岸市场之间出现倒挂现象,离岸市场汇率更低,随着两个市场间联系逐步紧密,这种趋势将愈加明显。离岸资金流动规模和速度较快,会加剧在岸资金无序转移和流动,从而加大国内金融市场波动风险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