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指数基金哪些好?
恒生指数是由香港联合交易所编制的股票价格平均数,它是香港股市最具影响力的指数之一,也是国际基金和机构投资者青睐的投资标的。和A股一样,港股市场也有一个“牛熊市”的问题,只不过表现的时间段有所不同。 根据恒生指数成立50年来的记录显示,它在大约每7-8年的时间里会出现一次牛市或熊市。每次出现牛熊市区的时候,指数的涨跌幅度都是比较剧烈的。 第一次是1964年至1966年的大牛市,期间涨幅高达6倍;第二次是1973年至1074年的大牛市,涨幅同样达到6倍;第三次是1987年到1988年的大牛市,涨幅超过2倍;第四次是1997年至1998年的大熊市,跌幅近50%!最近的一次就是2015年至今的慢熊市,目前仍没有走出底部区域。
从历史数据上看,恒生指数在牛熊市的转换过程中,整体上是涨跌互现的,并没有明显的偏向性。但是,如果我们拉长周期来看的话,就会发现熊市的确要多一些,特别是发生在1973年和1987年的两次大熊市,跌起来简直让人害怕。如果我们在这些时间点没有做好规避措施,可能损失会非常大。 正因为如此,我们对于港股的资产配置更应该合理,不能像A股那样满仓干。我们可以选择部分资金投资于港股ETF或者港股指数基金,通过长期投资和组合配置的方式,去降低风险,并争取更高的收益。
目前在场内可以交易的港股ETF有两只,分别是华夏旗下的华夏基金恒生ETF(代码:510900)和中银基金的中银基金-华夏中国优势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代码:004187)。其中,前者是一只跟踪恒生指数的被动基金,后者的投资策略则是“自上而下”的选择优质上市公司进行主动管理。
通过对比两只基金的业绩表现可以看出,由于华夏基金恒生ETF采取的是完全被动的策略,所以在表现上会比中银基金-华夏中国优势精选灵活配置更具稳定性。不过,在中银基金-华夏中国优势精选灵活配置上市之初,其规模也是比较可观的,达10.96亿元,而最新的净值增长率也已经转正,这或许与其主动选股的策略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