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火车站在哪里?
梧州市铁道建设历史悠久,是广西境内首条铁路(1938年前称桂黔铁路)和首个火车站的发源地。民国二十七年(1938)11月4日,为发展国防重力、巩固西南后方,时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在梧州督修桂黔路,次年1月16日正式开工。1939年9月,修至柳州黄塘,全长434公里,命名为黔桂路,其中广西段191公里,柳州至来宾(原来合县)84公里于同年12月31日交付运营。民国三十三年(1944)7月,日军入侵广西,铁路停运,路政人员向湘西转移。民国三十四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桂黔铁路工程处广西段工程总局负责修整。民国三十五(1946)11月,修复来宾(原来合县)至黄塘87公里。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2年3月广西区人民政府将桂黔路更名为黔桂铁路。1958年10月起,动工改轨和新建路段,至1964年12月全部完成,改为复线,全长478.85公里,广西段251.4公里,有火车站14个,来宾火车站为黔桂铁路南段的终点(1985年修至柳州)。
民国十七年(1928)筹建桂黔铁路梧州码头工程;二十一年(1932)10月12日梧州火车站开工,站址定在新兴街龙母坛一带,同时修建铁路引桥和铁路码头,第二年竣工;二十二(1933)7月1日开始营运。火车站占地面积6592平方米,建筑面积520.17平方米,候车室只能容纳三、四百人;1945年日本投降时已残破不堪,1949年修复后,于1957年、1973年先后扩大候车室面积;车站东面设有货运仓库和作业场。站内有2000吨级的铁路码头,上设有引桥与车站及新兴街相连接。自1957年冬起,逐步将火车站和码头附近的棚户和水洼地进行改造,先后建成了铁路路堤和1164.03米的新兴大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1980年开始筹建火车站新站场,1984年动工兴建占地13334平方米、建筑面积2377.88平方米的新站房,1985年冬竣工,新站房位于高旺社塘顶。1986年新建铁路跨桂江引桥1座,长266.487米;同时在原址河段上挖宽60米、深6米的运河和船闸,与梧州长洲水利枢纽工程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