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五行属性是什么?
精在五行中是属金的,为阳金。 《说文解字》中有“精,妙也”的诠释。精的字形来源于我们古代的祭祀用的酒器“爵”,而酒的酿造主要是用高粱、黍米等谷物通过发酵而成,因此“精”的本义就含有“选良”的意思,也就是挑选优质的谷物用来酿酒。可见,精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一开始就是指优良的植物种子,这恰好与金的原型物质相同——金属元素有金、银、铜、锌、锡等;生物界中,种子植物有麦粒、豆英、玉米粒等,这些自然界的东西都是小的颗粒,可以称为“精”。
从精这个词的本义我们可以引申出它两个常用的含义:一个是精细,这是指事物的质量好,另一个是精心,则是指仔细认真做某件事情的态度。这两种意义都可以归结到“金”的概念里面来。因为金属具有“坚刚”的特性(《说文解字》中“金……坚刚),所以金属材质的物品往往精致细致,制作精良;同样,因为“金”具有“杀伐”的能量(《说文解字》中金有“刑刀”之意),所以我们用“金”来形容那些态度坚决、果断的人,比如“铁面无私”里的“铁”形容的是包拯性格刚强,丝毫不顾及个人情面;又如“斩钉截铁”中的“斩”“断”,形容的就是做事干净利落,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情况。
综上所诉,精的金本义有两个重要内涵:一是代表事物的完美质量和数量,二是代表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也就是说我们要用“金”的理念去对待万事万物——要么做到物“质”优异,要么拥有“精”神气魄!
五行者,五行也,是古人对于五类物质运动规律的朴素认识,用以归类自然万物,是认知世界的工具。精、气、神在形成与作用特点等方面各有不同,但又相生相制,相互为用。精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气是人体的生理功能的总称,“神”字在《内经》中出现达400余次,它有着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涵义。
精气神与五行同样有着密切的联系。清代医家张隐庵说: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天地以气交而生成化藏之机行矣。人以真气周流而精、神、魂、魄、志有所养焉。人的精气神来源于天地的清气,而天地之气为生养万物之本,且具有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因此精气神也受其影响,必然存在着与五行相通应的五个方面。精,有藏匿闭塞的特性,贮存和供给体内各个脏腑骨骼等组织器官所需的物质能量,符合“木”类在变化规律,称为“精生木”;气,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在人体内运行不息而且主温养全身,具备“火”类运动的全部特征,称为“气生火”;神,为心主全身之总神,它主人体的意识思维,是人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犹如满天的光明之象,正如《类经·运气类》所说:“神在天为寒暑,应于人则生养死藏,是人生之大权,而死生之本也。”其功能特性符合“水”类运动变化的规律,称为“神生水”。
可见精气神五行属性的理论,是以上古医家对自然界的长期观察,掌握其规律、总结其经验而逐渐认识到的。后来逐渐将自然界与人体相联系,根据取类比象的方法,认为精生木,气生火,神生水。故可将精气神五行属性理论的认识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自然界五类不同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阶段
2.归纳总结自然界五类不同运动变化规律阶段
3.自然界与人体相应关联的认识阶段
4.精气神与五行相类属取象比类的认识阶段
精气神五行属性理论是祖国医学“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