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属于什么企业?
比亚迪是制造业,准确地说,是以汽车制造为主业的汽车制造业。 很多人应该都知道王家的故事吧——小时候家里穷,父母以种地为生,后来父亲病倒后,家境越发贫寒,为了让弟弟妹妹有书读,王家家徒四壁,连吃顿饱饭都是奢望,10岁的王家开始自学缝补衣服、做鞋子补贴家用。
就是这样一个家庭的孩子,24岁时(也就是1995年),靠着攒下的600块钱,在陕西西安一个破败的城中村租下一个两间平房,开始创业,这就是比亚迪的前身。 王家创业的第一桶金来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那还是在1997年,香港刚回归不久,王家看到了报纸上发布的香港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售卖的广告,于是委托别人以假身份证的方式代购香港商品,赚取中介费,不巧的是,被海关查出,所购商品并未交付,按照法律,王家需要缴纳38万元的税款。
此时王家手中仅有4.5万元现金,但他在西安当地舆论的压力下,被迫补缴了10多万元的税款。 这次“事故”让原本就举步维艰的比亚迪更加雪上加霜。为了谋生,1998年起,比亚迪先后成立两个分公司,一个生产手机电池,另一个则是生产充电电池。 但命运似乎总是捉弄这个努力的年轻人。由于生产电池的两大原材料硫和木炭供给不足,国家下达指令,要求所有企业暂停进口。一夜之间,比亚迪的电池业务陷入瘫痪状态。 走投无路的王家开始四处借款,甚至将厂房抵押给别人借钱来维持企业的运转。
就在最困难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机会出现了——北京一家电子公司找到比亚迪,希望合作生产电源模块。当时这家公司已经濒临破产,如果双方不能成功交易,它很可能就此注销。
对于比亚迪来说,如果能够拿下这个项目,就能救活这个企业。于是,在资金最为紧张的时候,王家毅然决定,以货抵贷,用刚刚建成的一条生产线,换取这家企业所需的物料。
就是这样,比亚迪凭借这条生产线,加上银行贷款,硬生生撑了过来,并从此开启了企业的高速旅程。
比亚迪是一家中国民营企业。主要从事二次充电电池业务,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代工,同时涉足IT、汽车、新能源三大领域,是中中国内地具领导地位的电池制造厂商及消费电子产品原始设计制造服务供应商。
比亚迪于1995年2月10日由王传福、吕向阳等人在广东省深圳市创立,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比亚迪路3009号,在中国大陆和香港设有20多个分公司或办事处以及70多个售后服务网点,员工总数超过22万人。在大陆拥有深圳、北京、宁波、西安、长沙、惠州、汕尾以及香港等地9个生产基地。
主营业务介绍
(一) 移动电子产品
移动电子产品包括液晶电视(LCD)及液晶显示模组(LCM)。我们于二零零三年进入LCD领域,现时主要生产中尺寸LCD TV(9至61吋)及LCM,并提供ODM服务。
(二)电子组件
电子组件包括二次充电电池及组件。我们生产各类锂离子电池及其它种类电池。锂离子电池被广泛用于各类电子系统及设备,例如移动电话、笔记型计算机、电动工具及电动自行车等。此外,公司亦生产镍镉电池及可充电性镍氢电池。在组件业务方面,我们主要生产塑胶注塑件、金属腔壳、线路板及充电器。
(三)汽车相关产品
汽车相关产品包括燃油汽车及电动汽车。我们于二零零三年进入汽车产业,并于二零零八年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
我们生产的燃油汽车主要为“F”和“S”系列的乘用车型,包括F0、F3、F3R、F3DM、F5、M6、G3、G6、思锐、速锐、S6、速锐双模及S7等中高档主流车型。
我们生产的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分为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两款不同型号,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包括“秦”和“唐”,纯电动车型包括e6电动出租车及滴滴巴士、城市物流车K9和微面T3等电动商用车。
我们生产的汽车主要在中国国内出售,亦有部份汽车产品出口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