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七个月能吃狗肉吗?
我婆婆特别喜欢吃狗肉,但是我在备孕和孕期都吃不到,为此我还和我老公闹了矛盾! 后来才知道是婆婆担心我吃了狗肉孩子会有问题,一直忍着没吃(我婆婆是个很能忍的人)。 直到我生了宝宝,婆婆开心得不得了,马上炖了一锅狗肉给我补身体。 我一边吃着鲜美的狗肉,一边看着旁边宝宝香甜的睡觉脸庞,真觉得这一锅狗肉吃得值得! 很多人应该跟我一样,在备孕期或者孕期都听过各种不能吃狗肉的传闻。 所以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这些让人听了“吓破胆”的传闻到底是不是真的! 首先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 狗肉类食物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就可以放心吃。 至于那些让人胆战心惊的传闻,比如“吃过狗肉孩子容易得自闭症”“狗肉性热,孕妇吃了易上火”“狗肉含有大量寄生虫,孕妇吃了会感染”等等,其实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1、狗肉性热,孕妇吃了易上火 的确,狗肉富含蛋白质,而蛋白质又是非常容易上火的物质之一。 但要知道,人体其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不是所有营养元素对人体的作用都是单一的。 上火也是人体对不同营养物质反应的一个正常生理过程,只要不过度,就不会有伤害。
2、狗狗身上的寄生虫特别多,煮不熟会传染给人 其实,不管是猪肉还是狗肉,在制作过程中都必须经过高温蒸煮才能杀灭里面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 所以,只要烹饪过程符合卫生要求,食用是完全安全的。 有实验显示,当温度达到60℃以上时,蛔目动物寄生虫卵在锅中存活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生鱼片在85℃以上的热水中浸泡40分钟以上基本可以杀死里面的蛔目的寄生虫幼虫;而直接炒熟的狗肉,用高压锅蒸20分钟左右,也能把里面可能存在的寄生虫杀死。 3、孕妇吃了狗肉孩子会得湿疹 这则传言看似有科学根据,实则毫无关系。 吃狗肉导致婴儿得湿疹的确有过案例,但这完全是因果关系吗? 医学上从来没有认定过这种因果关系,更何况是仅仅吃了狗肉导致过敏呢! 而生活中导致婴儿患湿疹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妈妈使用了不合格的护肤品或是化妆品、家里有人抽烟导致空气不好等等。 所以啊,孕产期吃狗肉,完全不用担心啦!
古语讲“冬至前后,天地人三元归一,食用天、地、人三牲一体之狗肉可以强身健体,补气提神,延年益寿”,这应该是人们对狗肉“补气”的功效最完美的诠释,吃狗肉进补流传千年,由此可见,狗肉的营养价值不可小觑。
狗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有温肾助阳、御寒惧风、强壮机体的功效。虽营养充足,但食之应有度,在这里,需要特别提醒各位“狗肉铁杆粉丝”,下面六类人群不宜经常或大量食用狗肉。
一、小儿:小儿脾肾稚嫩,在饮食上宜选用清淡、甘平、缓溜易于消化的食物,给以适当的营养补充即可,若经常给小儿用人参、附子,或者食用狗肉、羊肉等大补、热性之品,易出现不思饮食,饮食减少,甚至出现腹胀、发热等证候,更严重的会发生感冒、咳嗷加重,甚至出现热病等其他病症,即所谓小儿“食生受病”。
二、老年人:老年人有“人过七十无‘火’”的说法,即老年人阴阳气血俱衰,特别是阴液易亏,往往出现阴虚火旺的证候,如心烦、咽燥、潮热、盗汗、大便干结,甚至鼻衄、咳血等症,若经常食用大量的狗肉、人参等温热、甘辛之品,可使内火更盛,热病、温病及一切火旺之疾缠身,而使老年人的寿命缩短。
三、慢性热病、温病以及阴虚火旺者,如糖尿病、高血压、肺结核、神经衰弱、慢性胃炎、习惯性便秘者,及各种血病见有鼻衄、咳血、便血、尿血者,不宜食用重用狗肉等温热之品,否则会加重上述病症的临床症状,治疗也更难收效。
四、孕妇:孕妇从怀孕开始到临产前,不宜食用狗肉、羊肉等温热滋腻之厚味,以免不利胎儿的成长和发育,且使脾胃之气呆滞不运。尤其怀孕初期,进用性味过于辛、辣、酸、咸等刺激之品,更易动血,耗气化火,以致影响胎儿的正常成长和发育,严重的可导致胎动不安,甚至引起胎漏、流产。
五、小儿腹泻:秋季腹泻多发生于8一12个月的小儿,导致小儿腹泻的原因主要是患儿肠道功能紊乱,肠道内酵酶不足,不能很好地消化乳类,或者对某些食物成分过敏所致,也与肠道内感染有一定关系。患儿腹泻时,消化功能更弱,应给以清淡易于消化的流质食物为主,切不可以用狗肉、人参等温热补品,否则会加重患儿的腹泻。
六、腹泻脱水:经常食用狗肉、羊肉、人参、鹿茸等大辛大热温补之品后,出现心烦口渴、咽痛、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手足心热等情况,属于误食温热补品后出现内热偏亢,阴液亏耗,发生腹泻脱水的症状。对年老体弱者出现上述证候,如果调理失宜,发生肠道出血、吐血、鼻衄等,导致大量出血,则出现面唇苍白,手足冰冷,四肢抽掣,突然发生昏厥,重者可有生命危险。